Re: [閒聊] 日本女高中生自拍自殺

作者: SOSxSSS (可愛的女孩有大大的jj)   2020-02-18 18:13:50
※ 引述 《ChrisDavis (工業電風扇)》 之銘言:
: 我有說過嗎
: 我從小到大
: 看到列車進站
: 就會有跳下去的衝動
: 列車越近越強烈
: 所以我每次都站得離月台遠遠的
: 我是不是高風險
推 Tiamat6716: 我記得這是有什麼理論來著 我有聽過02/18 17:24
→ fnm525: 我在高樓時,也會有這種想法02/18 17:24
心理學上稱這種想法為:高處現象
  雖然,很久以來人們就注意到了人群中存在的這種“從高處跳下”的現象,也出現過一
些心理學上的解釋,卻從來沒有人做過實證研究,直到2012 年由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
系一個團隊完成的,也是迄今唯一一項有關該現象的實證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首次以“高處現象”(the high place phenomenon,HPP)來命
名了這種現象。
  高處現象的實證研究
  研究者通過對431 名在校本科大學生一生中HPP 體驗,自殺意念,焦慮敏感性,抑鬱症
狀和情緒發作史等的發生頻率進行在線調查,希望從以下三個方面對於HPP 體驗進行探討:
第一,HPP 在人群中存在的普遍性;第二,確定HPP 是否是有自殺意念人群中所獨有,或者
在沒有自殺意念的人群也普遍存在;第三,確定焦慮敏感性、自殺意念、或其他不良情緒是
否強化HPP 體驗。
  結果發現,有超過30% 的參與者報告一生中至少體驗過一次從高橋或者高建築物上跳下
的衝動。
  如果以是否有過自殺意念將參與者分為兩組,一生中從來沒有過自殺意念者中有17.3%
報告經歷過HPP;而曾經有過自殺意念者HPP 報告率高達56.50%,顯著高於另一組。
當身臨其境時,有超過半數參與者(53.3%)報告說想像過從高橋或高建築物上跳落的情景
。同樣的,終生有過自殺意念者報告率(74%)遠高於沒有過自殺意念者(43%)。
  當被問及是否想像過從高建築物內通過窗口跳出時,有接近半數(48.7%)的參與者回
答至少曾經有過一次。終生有過自殺意念者報告率(57%)同樣高於沒有自殺意念者(24%
)。
可見,HPP(高處現象) 普遍存在於人群中,即便終生從來沒有過自殺意念的人群也普遍體
驗過HPP 現象。
  同時,研究者通過對於HPP與參與者抑鬱症狀、焦慮敏感性以及自殺意念的相關性分析
發現,HPP與焦慮敏感性高度相關,而自殺意念又是這種相關性的強化因素。
  焦慮靈敏性(Anxiety sensitivity,AS)是指人們基於相信能夠帶來焦慮的身體感覺就
會產生危害後果而對這些感覺產生的恐懼的敏感程度。我們知道,所謂焦慮症,包括強迫症
(或思維)用簡單的一句話說就是人的思維意識被一些不必要的擔心所接管控制,用一個成
語說就是杞人憂天,通俗一點說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具體到HPP 現象,焦慮敏感性高的人,也就是那些“喜歡”杞人憂天的人更經常體驗到
HPP。另一方面,曾經人們普遍認為自殺主要是一時衝動的結果,用西方的說法就是“Out o
f the blue”(天上掉下來的);同時人骨子裡有回歸自然即自殺的願望。因此,認為HPP
可能會是促成自殺的一種心理現象。
  但是,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有沒有自殺意念,人群中都普遍HPP 現象,說明HPP 可能是
促成自殺的危險因素的說法並不成立。
  那麼,人為什麼會產生出HPP 這種衝動呢?有什么生物學上意義呢?
  高處現象的解釋
  這項實證研究發現,終生有過自殺意念者超過四分之三報告經歷HPP,而即便終生從來
沒有過自殺意念者中也超過50% 的人報告至少經歷過一次HPP。
人群中如此高比例的普遍存在的HPP 打破了先前有關該現象基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所產生的
一個普遍的自殺誤解——如果你想像自己的死亡,是因為你骨子裡有找死的願望(death wi
sh)。
  那麼,如何解讀這種現象呢?
  研究者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是與人腦中的恐懼懲戒神經迴路相關:生存是人的最基本
本能,而生命是脆弱的,很多事情、因素都時刻可以威脅到人的生命,於是人產生出對於這
些危險因素的恐懼來警告自己,遠離這些危險,同時會伴有各種不良情緒體驗,這個恐懼懲
戒系統目前所知牽涉尾狀核和杏仁核。
  這個系統涉及幾個感覺體系,這些體係屬於人類進化而來的本能反應,反應敏捷,而且
不受大腦皮層意識的控制。相反,大腦皮層主導的意識反應,由於需要接受傳入神經信號,
經過分析和綜合最終才能做出“理性”判斷和反應,不僅反應相對緩慢,而且還受到諸如學
習、經驗和自身反應能力的製約,因此意識反應明顯滯後於本能反應。
正常情況下,這兩套系統可以很好的協同調控人體的行為反應,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尤其
是當人處在高危狀態下,人首先受本能反應的控制,片刻後才有可能正確理解所處的狀況並
做出理性判斷。
  個人這種稍嫌遲緩的感知判斷系統可以導致對於安全信號警示(就HPP 現象而言,“爬
那麼高,掉下去會摔死,快下來”)誤判為“死的衝動”(“爬那麼高,找死啊”)——就
這樣,HPP 現象產生了。
  對於具有焦慮高敏性、有自殺意向或抑鬱等其他負面情緒反應的人而言,他們的高敏感
特質使得更容易產生這種認知誤判,也就更容易產生和經歷HPP。
  我們不妨設想如下場景:假想一個具有高焦慮靈敏度的人,斜靠在高樓陽台、或者處在
高橋或建築物頂部邊緣向下俯瞰,這時所獲得的有關下面物體的視覺信息是“變形”的,與
身體其他感官系統信息不協調,就如同暈車暈船的發生機制一樣,可以誘發人體發生類似暈
車反應的身體反應,表現為包括眩暈、噁心嘔吐、出汗、心慌等症狀(這也是恐高症的發生
機制);加之經驗告訴他,從如此高度跌落必死無疑,這樣就產生巨大恐懼以警示危險並告
誡趕快遠離危險。
但是,事實上,等到你的理性告訴你說,還隔著陽台防護設備或者堅固的玻璃窗,或者離能
造成跌落的邊緣尚有一定距離,實際所處是安全的之前,身體反應已經形成。
簡單一句話來說,也正如研究者發表的論文標題所申明的:HPP現像這種跳的衝動,事實上
是在強化人生存的本能(An urge to jump affirms the urge to live)。
作者: Tiamat6716 (ティアマト)   2019-02-18 17:24:00
我記得這是有什麼理論來著 我有聽過
作者: fnm525 (xxxxx)   2019-02-18 17:24:00
我在高樓時,也會有這種想法
作者: Problem001 (ID=.=)   2020-02-18 18:14:00
醫學系尻洗
作者: ken890126 (靈魂奸商 路西法)   2020-02-18 18:14:00
高處現象可以透過破處變非處後消除嗎
作者: dichenfong (S級英雄第一位 唬爛超人)   2020-02-18 18:15:00
可以講人話? 所以我什麼時候會跳?
作者: SOSxSSS (可愛的女孩有大大的jj)   2020-02-18 18:16:00
無法保證可以轉生到能幹火車的世界你就不會跳
作者: siscon (laisan)   2020-02-18 18:18:00
小學生很喜歡從高的地方跳下來
作者: scmono (摸諾)   2020-02-18 18:20:00
但是小朋友都喜歡被我抱起來飛高高
作者: sffstpl (er)   2020-02-18 18:33:00
那喜歡ntr是不是也把恐懼和願望搞錯了
作者: SOSxSSS (可愛的女孩有大大的jj)   2020-02-18 18:37:00
看愛人性福自己快樂很正常啊
作者: sffstpl (er)   2020-02-18 18:41:00
尼病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