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第十一本,完稿。

作者: jeanvanjohn (尚市長)   2020-03-23 17:07:38
我自己也還沒看過簡體版,今天第一次看到,就貼貼看好了?
簡體版:
序 尋求新的歷史影像
  近代亞洲自海上誕生。更準確地說,作為對來自海洋亞洲衝擊的一種反應,
在日本和歐洲出現了新的文明——這就是貫穿本書的海洋史觀命題。
  通常認為,邁向近代社會的過程,就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
例如,上山春平在他的《接受與創造之軌跡》
(《日本文明史》第一卷,角川書店1990年)一書中,
將人類社會的進程分為自然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三個階段,
日本經歷了農業社會之後,在1900年到達了工業社會階段。
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歷史觀,似乎沒有反駁的餘地。
用這種觀點觀照歷史,就是英國經歷了最初的工業革命。
歐美次之,日本在明治時代步其後塵,亞洲其他國家緊隨其後相繼到達了現代化過程。
本書將對這種觀點提出挑戰。
  歐洲近代社會的出現,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最近在學界將其稱為“近代世界體系”的建立。
為何要這樣稱呼呢?歷史上,稱得上“世界體系”的有古代羅馬帝國、
中華漢、明、清帝國等,為數眾多。然而,這些都是以政治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而歐洲則是以經濟為中心的世界體系。於是,為了將其與其他世界體系相區別,
稱之為“近代世界體系”。這個見解是由美國社會經濟史學家沃勒斯坦提出的。
他並不是像過去那樣,將歐洲乃至歐美世界按照國別來劃分,
而是試圖將其作為一個整體格局。今天,這種觀點已被普遍地接受。
====================================================================
我的譯筆:
序章 追尋嶄新的歷史樣貌
所謂「近代」,乃是誕生自亞洲的海洋之中。
更正確地說,正是因為必須回應「海洋亞洲」帶來的衝擊,
所以日本和歐洲才會出現嶄新的文明——這就是「海洋史觀」,
也是貫徹本書的主要基調。
當很多論者在提及「人類如何演變至近代社會」的歷程時,
往往會採用「從農業社會演變到工業社會」這樣的觀點。
比方說,上山春平在〈受容與創造的軌跡〉(《日本文明史》第一卷,
角川書店,一九九○年)中,
就把人類演進的過程區分為自然社會
作者: xxtuoo (浪費時間不好QQ)   2020-03-23 17:09:00
覺得銷路一定很差Zzz
作者: Emerson158 (紅豆 X 八嘎 X 烏魯賽)   2020-03-23 17:11:00
內容好像在《海權時代》或《病菌與鋼鐵》都可以看到。。當然,這跟譯者沒直接關係中國人不喜歡看英文阿?然後中國人喜歡把字擠在同一段看,唉。。。
作者: walter741225 (瓦特)   2020-03-23 17:23:00
市場不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