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ooseWu (N5)
2021-03-14 02:27:03承前篇 #1WIslDb8 (Marginalman)
幹話就不多說了 反正我這就只是自我實踐的心得
而且我必須說 我是一個懶人 所以我幾乎沒有讀過什麼知識書
很多東西可能都已經是已有的、甚至有可能是過時的或被證實效率低的
但是我可能都不知道 你們看看就好
對我來說 初入學習每一種全新的領域大部分都是相同的
以程式語言為例 剛進來的話就是
"歐 程式語言是三小 程式語言可以幹什麼 你可以用程式語言獲得什麼"
這一類有點像概論類的玩意兒 講完概論類幹話之後
就會告訴你接下來如何正式第一次學習學習程式語言的領域
在這個第一次正式學習的過程中
隨著每一種領域的發展歷史與其特性 有著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
同樣以程式語言為例
他會在每個章節有著一個"差一點"就完成的專案 然後請你把關鍵的部分補起來
旁邊會再給你這個關鍵的部分要如何補 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
補起來之後你就能學到那一個章節所要教的東西了
(通常所有語言第一個專案都是讓你寫出Hello World)
完成後你也可以看一下正解跟你的解法差異在哪邊
在完成一些專案後 才會給你一個題目 讓你從0開始製作 (通常會讓你做todo list)
這個學習模式是基於"程式語言"的技能是不斷累積的東西
就像數學要先學會+-*/ ->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一元二次->微積分 一樣
你要先學會基礎的概念才能疊代上去
然而在其他領域如寫作文就截然不同
因為與程式語言的特性不同
寫作文就是不斷地寫 寫了就會進步
寫完之後給別人評論 評論完之後繼續改進
(其實我不會寫作文 所以我不知道寫作文的學習模式是什麼)
而每一種領域之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模式
但是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自己 這時候該怎麼辦?
尋找自己適合的學習模式 並且盡可能地在新領域使用自己擅長的學習模式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
如果我適合程式語言的學習模式 然後想要增進自己闡述論點的能力
那我就可以在我想表達的議題中 先看優秀的人怎麼闡述的 然後把一些地方砍掉
例如前幾天我看到一篇優文
是講這個世界有沒有更高次元世界 #1WIZPy0m (Gossiping)
如果你是一個學過物理(或數學) 同時對這個議題也有一些想法的話
你就可以自己講一下裡面同樣也講過的11次元超弦理論
如果是你會怎麼跟八卦鄉民解釋超弦理論是什麼(10次元空間+1次元時間的理論)
為什麼物理界很多人關心超弦理論(因為可以解決大一統理論的問題)
大一統理論又是什麼(只用一個理論就描述關於電磁重力等所有物理法則的優雅理論)
把自己覺得如果是我來會難以描述的地方自己描述一遍 然後再看別人的優文
寫完之後比較你跟他的差異 為什麼他這樣說 你又為何這樣說
就能稍微理解為什麼別人會寫成優文 而自己寫出來後別人只會推講人話
進而提升自己在闡述自己的想法時的缺點
雖然說學習模式可能會因為技能特性的關係
可能會有不適用或難以適用的情況發生
但是如果大領域"闡述想法" 沒辦法套用你習慣的學習模式
拆分成更小的學習領域例如"反駁他人論點" 或許就能使用
學習技能就像一次探險 或許無法整段路都適合使用手電筒
但是途中遇到的山崖、障礙、渡河、過山洞或許某些地方就能用到
獲得更多的學習模式我認為在未來學習其他技能是有幫助的
透過這種學習 長久下來你會了解
1.別人是如何進行教學的
2.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教學(理解不同的技能與其教學模式的關係)
3.我適合怎樣的學習模式
4.以後要教別人的時候該怎麼教
在學習與教別人時 掌握越多的學習模式
就能在遇到瓶頸或卡關時嘗試不同的方法
題外話
我之所以不用後設認知
是因為我只看過wiki上面的描述
我甚至沒有詳細讀過相關領域的書籍或資料
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同樣的東西
然後這些東西也都是我小腦袋中模糊的概念
這次算是第一次用文字把它整個寫出來
所以全部講完回過頭來看應該會很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