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三年,吳沙達噶瑪蘭,見其地平廣而腴,思入墾。遂率漳、泉眾千餘人入而闢其土荒,興土木、墾良田,通引灌溉,經數月不懈,果阡陌交通,屋舍儼然,嬌花芳樹,若揖若迎,宛若世外桃源。然好景不常,朔風至,數九寒冬,民苦不堪言,唇口皆為凍裂,苦痛難耐,吳沙便令採一草木謂「迷蔻」,取其汁液烘晒數日,培製膏狀之口蠟以涂於唇,為防寒杜乾所用,豈料民皆不復唇凍所苦,然患暈厥惡心之恙,俱腹痛嘔吐,病況甚劇。
故當地將此事記載道:「吳沙達,培口蠟,苟始濫吐。」
至於此事之後「迷蔻不種」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註釋
1.噶瑪蘭:宜蘭舊稱。
2.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3.口蠟:最早的護唇膏。 (才怪)
4.苟:乃、才。
p.s.吳沙為開蘭第一人,此故事純屬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