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lter741225: 自助餐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02/04 14:32
→ walter741225: 就是中之人靠著皮紅了想讓不只是皮紅 自己也要紅 02/04 14:33
→ walter741225: 可是一些壞是又想隔絕到與皮無關 02/04 14:33
→ walter741225: 自HIGH沒問題 粉黑不會放過你 02/04 14:33
→ walter741225: 紅利拿了不是毫無代價的 02/04 14:34
我不是很了解為什麼有人覺得中之人跟V是一樣的
非(中之人或V) 是 這敘述的前提。
換句話說,這前提表達的是:如果 你覺得中之人跟V是同一個人,這句話跟你就沒有關係了
。
如果你沒有覺得中之人跟V是同一個人,那說佐藤希去牛郎店,則我說你是心有定見
所以,我那句到底是在攻擊誰?
接著講跟中之人和V都可能有關的部分:
中之人 和 V 在我上面的敘述裡面是重要的前提
因為「心有定見」這個敘述,是基於
「覺得佐藤希去牛郎店」 跟 「馬自力去牛郎店」在邏輯上是不等價的命題
因為那文章是基於我在 #1Xoz479v (C_Chat) 的回文之後的回文
但這個是我們中學教育裡面 邏輯 和 真值表 的範疇。
你沒有一定程度以上的智能,是不可能學會的。因為邏輯命題間的關係並不直觀
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會提到 覺得中之人跟V是同一個人是年幼失學。
因為這東西對於大部分智能正常的人來說,雖然不是大部分人學不會的東西,
但沒有教你多半就是不知道,不然也不用放在教材裡面了。
我第一次聽到 p->q 的等價命題是 ~q -> ~p 而非 ~p->~q 或 q->p 是國三的時候,
當下我只是覺得好像有道理,但不太清楚怎麼去說明or驗證這件事情。
要能夠理解這件事情是要上了高中之後,因為這個項目屬於高中數學範疇
而如果你很早就沒繼續讀書比如國中輟學,要知道這些命題之間關係幾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你如果高一就輟學那可能也不會學到
至於那句剩下的「心有定見」。我也不覺得這個構成4-5或4-7
這是指謫用語沒錯,但不到人身攻擊吧?引戰...這程度有引戰嗎?
我覺得把馬自力沒做過的事硬塞給馬自力引戰的程度都比這高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