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Stella (司特菈)》 之銘言:
: → Stella: 可以問一下否定之否定的意思嗎 04/29 21:10
否定之否定來自黑格爾邏輯學一書
該書主要批判傳統形式邏輯
進而建立黑格爾之思維邏輯
黑格爾認為:傳統邏輯將事物分類為肯定性與否定性兩種樣態
但是 此種分類遇到事物的自我判斷會遇到矛盾的問題
事物會被判斷為肯定性之事物
然而肯定性之事物並不等於事物本身
所以 黑格爾加入第三種樣式
此樣態是概念自身的樣態
事物自身非否定非肯定
是一非限定之樣態
具有非限定性
真理即是事物自身
黑格爾區分普遍/特殊/個別三階段
分別對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普遍是指絕對的抽象
黑格爾認為:
傳統哲學使用存在/有(sein)的概念時
並未對概念做出反思的限定
此時存在成為最普遍的概念
此一普遍導致存在成為最空泛的概念
無作為有的否定 此時的否定是純粹抽象的否定
此否定並無內容 否定有的無也無內容
有與無兩者表面上對立 實際上同一
因為兩者皆無內容
絕對的有即是絕對的無
此時的有與無皆非真理
我們必須從絕對抽象的事物走向定在(dasein)
定在是指被規定的存在
事物透過否定獲得限定性
舉例而言
人非草木 透過不是草木的限定
人能構築人自身的限定性
透過否定 事物獲得性質
事物的對立面不再是絕對抽象的無
而是與之對立的異在(Anderssein)
透過異在 事物成為定在
此為特殊的階段
但是 此時的存在仍需要異在才能成為定在
異在又需要其他異在才能成為有內容的定在
這類連結將無窮延伸
黑格爾認為:
此種延伸讓事物必須仰賴異在才能成其自己
無窮的延伸使事物不能個別化
所以對使事物特殊化的否定的否定就是黑格爾的第三階段
這就是否定之否定
首先事物作為無規定而存在
透過異在的否定
事物獲得內容 得以特殊化
然而 此種否定使得事物必須依靠異在才能存在
異在的特殊化又必須依靠其他異在
無限延伸將使事物無法個別化
為了完成個別化
異在必須被收為自身的存在
異在是自身存在的否定
反過來說 自身存在是異在的否定
透過異在否定自身存在而形成定在
否定屬於自身存在的異在
異在回歸為自身的存在
異在是自身存在 自身存在得到個別性
此時的存在為自為存在(Being for itself)
簡單來說
一開始的事物為未經反思的存在
只是單純肯定事物
事物並無任何具體性質
所以還是絕對抽象的存在
透過否定 事物獲得性質
然而否定又必須依賴他者
再透過否定的否定
否定的否定即是否定對異在對事物的否定
他者得以被收歸回事物的自我存在中
此時的收歸代表接近非限定的事物自身
以上是我就二手文獻理解的黑格爾
我沒讀過大小邏輯或其他黑格爾原典
如果理解有誤 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