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lueTuna601 (一二三二一)》之銘言
: ※ 引述《BlueGiant (極簡風格 藍巨人)》之銘言:
: 可以參考這個影片:
: https://youtu.be/BkyUSJ4xtDo
: 在現今的時代
: 從小接受音樂培養
: 再經過長期的訓練
: 大多能夠擁有絕對音感
: 沒有絕對音感也不要緊
: 只要有扎實的相對音感
: 對於音樂的創作、演奏
: 其實就已經很足夠了
應該不少人聽過Jacob Collier這個當代的音樂家
他可以在440hz(A)~466.164hz(A#)等半音間在切成好幾份
大部分的職業音樂家是做不到那麼「絕對」
這是我之前采的樂譜
https://youtu.be/VbB_j-uvKdY
花兩分三十秒聽完我用五分鐘很順暢的把它寫完(當然它恨簡單==)
https://upload.cc/i1/2022/06/27/R02Toc.jpg
https://upload.cc/i1/2022/06/27/4Lqwac.jpg
https://upload.cc/i1/2022/06/27/ljmUBQ.jpg
https://upload.cc/i1/2022/06/27/9IVYC4.jpg
https://upload.cc/i1/2022/06/27/tz24HB.jpg
我的音感跟Jacob Collier相比==,也是非常的丟臉的程度。只是草草聽完一次還是可以靠
低劣的音感跟「經驗」短時間寫完
我覺得音樂本身也有「理解人體」的要素,像是「節奏」是基於人體的變化。要理解人的情
感根動機:
midi的話聽起來很機械。不只是聲音本身還有節拍的模擬,還缺乏人本身的感情,e.g., 激
情的感情,去調動速度跟音的強弱。這一點像去看演唱會,歌手在跟觀眾互動時的狀況的時
候對比cd就會非常明顯。
還有談到音樂教育時,現代的教學都非常的肌肉== 要配「人體解剖圖」去唸,這我非常的
缺乏了解
還有像不同樂器的合作演奏,如果演奏多聲部,別的樂器此時演奏的音高比較高,那就要有
提前調大音量等,「理解聲音本質」的概念。做音樂的時候也要有,像是現代歐洲的消防車
音樂大量使用的低音,要怎麼去呈現。
音高我覺得比較像是朗誦一篇課文中識字的能力,但需要的其他能力還有很多... 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