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偏鄉學校(註1)教育只要在學校透過各種教學法/教學策略,就可以讓學習成效獲得改善。我認為能改善的只有前5~10%的學生,其餘的效果就十分有限。而且這些能改善的學生絕大多數仍然跟家庭的社經地位有關。
我不是故意要潑誰冷水,多數人並沒有在偏鄉待過,就算待過幾年也是早早離開偏鄉,對偏鄉的認知就是交通不便、生活單純、資源不足,事實上情況早非如此,要說的變因很多,我就舉一個暑假發生的例子:
暑假幫九年級完免課程上了一堂創作的課程,主要是要學生發想一件產品要如何設計可以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內容提及許多常見品牌時,學生滿頭霧水,一問之下才知道學生「沒聽過」H&M、GU、大創、宜得利、MINISO、春水堂、GODIVA...、有聽過的牌子大概只有APPLE跟無印良品而已。我不是說學生非得消費這些產品不可,你要聽過他、看過他,你才有機會認識他,你才能去了解人家的設計精神、理念,進而學習別人如何創新。
好吧。這不能怪學生,畢竟每天都要上課,哪有時間去商場看這些東西呢?詢問學生是否近五年有去過百貨商場或是OUTLET,答案是沒有。詳細詢問下,我了解到這是時間成本的問題,以最近最方便的新竹巨城為例,大湖到苗栗或車站搭公車至少50分鐘(不算等車時間),火車站每30分鐘一班區間車,從苗栗車站到新竹車站車程至少40分鐘,從車站用走路到巨城15分鐘,單趟時間成本至少要2.5小時,來回5小時(不計入任何延遲因素),請問有多少學生會願意花這5個小時路程只為看這些品牌一眼(在家玩手遊豈不更好?),這還不包括所付出的旅遊車資(約計250元)。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小事,不看也不會怎麼樣,「會考也不會考」。(會考不會考,就不用學嗎?)這樣的小事累積起來,就是所謂的「文化不利」的展現(註2)。「文化不利」這個變因很難去量化誰比較不利,即便補強了也很難看出成效,所以大家也不會花時間去著力在這一塊,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暑假我又令外加了一個課程/行程,帶學生到巨城走一趟看看,車錢、餐費我全包了,只要人來就好,不過還沒出行就先遇到困難,有學生說他沒有離開大湖過,有學生說不會坐火車、不會看月台、不會買票...,沒錯!這樣的小事也是「會考不會考」、偏鄉的「文化不利」,我們
只能手把手一步一步實地教學,在月台當場示範,這也是許多人不能想像的另類校外教學。
我交給學生的巨城任務是每一層樓挑一樣具有設計感/多功能性/特殊性的商品,拍照及描述商品特性,有任務要做,學生才會花心思去找去看,不會流於走馬看花(就算走馬看花也沒關係,開眼界也是種學習),可以從學生即時發給我的作業群組看出一種現象,有些學生認為特殊性/多功能的商品,其實一點也不特殊,也許那已是幾年前的商品,因為沒看過就覺得新奇,這就是所謂的資訊落差,也是文化不利的一環,但是還是有些學生具備新奇事物的敏感度,對商品的看法也很多元,這就是我們堅持突破文化不利的原因,因為有些人值得這麼做,為了不要有遺珠之憾。
做這些事情,其實對會考不一定有幫助,而且也沒有用到甚麼新穎的教學法,更沒有大神們教學策略的加持,也不是現今的顯學。但是學生永遠會記得升國三的那年夏天,有人陪伴他們搭火車到新竹巨城,在花團錦簇的百貨公司迷路與歡笑的樣子。
註1:「偏鄉學校」是指教育部定義的特偏、偏遠、離島等列案名單的學校,並不是我們覺得遠,它就是偏遠。
註2:「文化不利區」也是有被定義的,在先前教育優先區計畫中條列一些指標,如:原住民及低收入戶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離島或特殊偏遠交通不便之學校、隔代教養及單(寄)親家庭學生比例偏高之學校、中途輟學率偏高之學校、青少年行為適應積極輔導地區、學齡人口嚴重流失地區、教師流動率及代理教師比例偏高之學校…等(教育部網站),內容不再詳述。而不是大家經常討論的都市文化、鄉下文化、主流文化、流行文化…所言之「文化」,文內所言之「文化不利」係指教育部所定義內涵所衍伸之現象,並無隱含貶低鄉村、吹捧都市之意,它就是個教育專有名詞,用
以分類學校所處的狀態,如同偏鄉學校一詞。
註3:文化不利是指在生活環境中缺乏文化刺激,如書報雜誌等文化資訊,以致於無法獲得相關訊息的了解,現代化的知識欠缺,甚至一般的教育素質普遍低落。(國教院網站)
本文中所描述的現象是資訊落差及不對等、普遍性知識的不足,並非單指坐火車等表面事實。此外,頭份尚順原本也在考慮範圍,但交通方便性及所花的時間更多,且無法比較新竹市與苗栗縣的市容及都市化規模差異,故選擇新竹市巨城。此外,我還帶學生去了墊腳石、光南,讓學生比較誠品與二者的差別,順便也讓學生採購開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