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ella (司特菈)》之銘言:
: 阿比,你知道為什麼柏拉圖在斐德羅篇裡一直diss書寫媒介
: 但是他這篇文章卻是用文字寫出來的嗎
:
5寶 感覺你問的題目都很難寫ㄟ= =
斐德羅篇雖然不是柏拉圖最為人所知的一篇(甚至前10可能都排不上),
但是這是一篇可以看出柏拉圖各個思想,並揉合於一體的作品。
斐德羅篇裡面又有提到修辭學、愛與瘋狂、神聖與理型,到最後的寫作與口說,
這些都在其後期被統整出的思想佔了一定的比例。
由於你著重在他diss書寫媒介,所以我也從這邊深入。
先向沒有讀過【斐德羅篇】的邊板朋友們介紹一下這篇的大意:
斐德羅(簡稱斐)剛剛聽完當時的一位著名演說家呂西亞斯(簡稱呂)的演講,
這是關於Eros的演講。Eros的意思是色慾,在當時希臘環境下指男性的性愛,
所以就是一位屁眼幫教主的布道大會。
演講內容大概是這樣:
呂說,小男生應該要接受非愛人的追求,去被他幹屁眼;
而不是接受愛人的追求而被愛人幹屁眼。
呂用了很多的論證,例如愛人沉醉於愛之中,是瘋狂的;
跟愛人在一起會被風言風語,非愛人比較多,你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伴侶等等。
斐遇到了蘇格拉底(簡稱蘇),很高興的跟他分享了這個演講並稱讚呂,
但蘇在那邊稱讚的陰陽怪氣,搞得斐很不爽,一定要蘇自己講一個。
蘇的演講大概是這樣:
人生而有追求美的慾望,但是我們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果前者凌駕了後者,那這就是忤逆了天理,而我們將其稱為愛情。
小男生的確要小心愛人,因為愛人被愛沖昏了頭,
可能會對小男生有害,把他變成性奴,阻礙其正常發展,
然後小男生老了,屁眼鬆了後就會被狠狠拋棄後被毀了這一生。
所以小男生要保護好自己的屁眼,別被像狼一樣的大葛格幹。
講到這邊蘇突然覺得自己要遭天譴了,
所以他要向愛神懺悔,
大概是說靈魂是一輛馬車,神聖的靈魂由純種馬拉著,直上雲霄,
凡人的靈魂由雜種馬拉著,掉到地上。
愛會讓人瘋狂,但有好的跟壞的瘋狂。
如果你被美所感動,那就是好的瘋狂,
如果你單純想幹屁眼,那就是壞的瘋狂。
好的瘋狂讓你天堂,壞的瘋狂讓你住套房。
你必須克制住當屁眼狂魔的衝動,與他做真正的靈魂伴侶,
以哲學的方式談戀愛(柏拉圖式的戀愛)。
最後他們聊一聊就聊到了寫作與演講,
蘇對於當時盛行的智者學派做出了一些批評,
認為他們僅僅學會了一些修辭學便拿來四處顯擺,
修辭手法只是一些基本招數,而演說真正重要的是辯證術。
辯證術認真對待每一位聽者,重視他們各自的靈魂,
以最能打動其靈魂的方式與其辯證。
而文字,文字就像是蒼白的符號,
承上述,它就像是所謂的修辭學,
它使得人們更容易輕視智慧,遺忘智慧,
因為他們只會不斷的依賴寫下的文字,而忘記了更重要的東西。
只有那些為了闡明正義,榮耀,善良,
為了教誨而做的作品,才會對聽眾的靈魂起到矯正作用。
蘇格拉底以此作結:
如果你能本著你的心,你的靈魂而寫作,
你願意為其辯護,願意證明自己的文章無與倫比,
那你就與那些指想要賣弄修辭的作者們不同。
你不應該被現有的文學框架限制住,
你應該用一個偉大的稱號,那就是愛智慧的人(philo-sopher)。
===========================================================================
雖然【斐德羅篇】看似談論了兩個毫不相干的主題:愛情,以及文學,
但是其實其核心主軸我認為是很明確的,也就是人與人,靈魂與靈魂間的互相觸動。
他希望我們不應該被這些主題的外在層面騙了,
不管是修辭術還是屁眼,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型,
我們必須要克服對於屁眼的慾望,去達到理型靈魂的深處,
因為理型才是真正的美,我們真正且神聖的追求。
這就是柏拉圖想藉這篇文章表達的。
===========================================================================
我的想法是:
從這個角度說好了:Plato,也就是柏拉圖的本名是Aristokles,
他被稱作Plato很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其強壯與寬闊(Platus)的胸膛。
在師從蘇格拉底以前,他是一位厲害的運動員,也寫得一手好詩,
他在當時被認為是阿波羅之子,神仙附體的蜜蜂停在了他的唇上,讓他口才無礙。
從這個角度來看,柏拉圖就是一個超級天之驕子,又帥又強壯,
運動文學口才全部都是最頂的,但遇到了蘇格拉底後,他幾乎把這全部都拋棄了。
他在之後就沒有參加運動會的紀錄,他不再寫詩,
他講學還是很厲害,但他也沒繼續用當時超夯的智者學派詭辯術,
而他在這之後留傳下來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單純的對話錄體了。
我們會發現為什麼現在就只有柏拉圖的對話錄留傳下來,
而其他人的對話錄都沒留下來,只有情詩,史詩,演講稿,劇本留傳下來?
其實最可能,而我也相信的解釋是:對話錄這個文體超級無聊。
就連劇本都有對場景與時間點明確的解釋,對話錄就只有A:,然後B:。
後世這麼多人,也沒寫出啥像樣的對話體,畢竟有那個能力都去寫劇本或寓言了。
但為甚麼我們在閱讀柏拉圖時,沒有這麼強烈的無趣與反感呢?
我認為這是單純柏拉圖強大的文學能力,在單純的對談中,
盡可能做出一些小修飾,讓人更容易在文字中體會當時的場景,
努力將這個對話錄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遞下來。
這是不是一種柏拉圖對其自己於【斐德羅篇】中論述的一種背叛?
是,但也不是。
柏拉圖的確用了一些文學手法(雖然可能有別於當時所謂的修辭),
讓整個對話錄更容易流傳下來,也更容易被閱讀。
但也就如此了。
柏拉圖明確的理解到書寫作為傳達知識的限制,
因此他刻意的使用一種彆腳的文體,
試圖將一些來自蘇格拉底,一些來自他自己的思想,
將這些思想藉由蘇格拉底(與另一位與其對話的人物)之口以辯證的方式表達出來。
柏拉圖用對話錄可不是因為他只會寫對話錄,
至少在其他來源的史料與故事中,柏拉圖情詩跟史詩都很有料的,
在整個雅典都是最頂的那種,而他也是智者學派的驕子之一,
詭辯與寫論證絕對不會有問題的,而這我相信可以在他各對話錄中的智者口中讀到。
柏拉圖藉由對話錄,向我們表達了知識傳遞的侷限性,也就是我們已經不在場了。
他並不像自己藉蘇格拉底口中所批評的作者們,為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將一些無法觸動他人靈魂的修辭術寫下來傳達後世,讓他們崇拜自己。
他藉由對話錄的方式將思想傳遞了下來(當然有修改過),
讓我們能夠在閱讀他的作品同時,明確理解到:他沒能完全傳達所有思想。
由於並非面對面的辯證,我們在書本的對面遇到了不在場的作者,
而我們的話語只能飄散在虛空之中,永遠無法傳遞到那彼岸了。
柏拉圖希望我們也能如同文中的蘇格拉底一樣,
抦棄華而不實之修辭法的運用,拋下單純讀書寫作那如同自慰般的快感,
真正與人交流,與人辯證,與人靈魂相交,
而這才是真正從事哲學,也就是真正貫徹philo-sophia(愛智慧)的方式。
還有5寶,如果你想再多聽德勒茲跟德希達對於柏拉圖,
以及西方邏各司中心主義與語音中心主義合謀的看法,
有點累 而且老實說德希達我讀不通 下次有機會再寫
希望哲學幫跟屁眼幫的斗內一下,這篇寫起來很累,
然後我爸看我在寫認真的哲學文章,一開始很高興想看,
結果看到我一直寫屁眼,就很失望地去看電視了。
他是不是已經發現我是屁眼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