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學家將公鼠細胞轉為卵子 成功誕生7健康幼崽
根據今天發表、被譽為「具革命性」的研究結果,科學家已首度從公鼠身上成功創造出卵子,並藉此讓7隻小鼠誕生,而這7隻小鼠擁有2個父親。
法新社報導,在這場驗證概念的實驗中開創使用的技術,距離可能用於人類身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面臨的種種障礙包括成功率低、適應問題,以及廣泛的道德考量。
但這項突破提高了一系列新生育可能性的期望,包括能讓男同志伴侶,甚至能讓單獨一位男性在不需要女性卵子的情況下擁有親生子女。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的研究是由一群科學家在日本執行,這個團隊由大阪大學和九州大學的發展生物學家林克彥領導。
林克彥和團隊先前發現一種辦法,從母鼠身上提取皮膚細胞,並將其轉化為能用來生育健康幼鼠的卵子。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這支團隊目標要把公鼠細胞轉化為卵子。
和人類一樣,公鼠同時具有X和Y染色體,母鼠則擁有2個X染色體。
科學家從公鼠尾巴提取皮膚細胞,並在培養皿中將皮膚細胞轉化為所謂的「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iPSC),這種細胞能變成任何類型的細胞。
在轉化過程中,約6%的細胞失去了Y染色體,僅留下X染色體,意謂它們成了XO染色體。
研究人員使用螢光蛋白和一種名為逆轉素(reversine)的藥物,設法在這些細胞中複製既有的X染色體,創造出一對XX染色體。
這些細胞接著被用來創造卵子,在與不同的公鼠精子結合受精後,被植入代理母鼠的子宮裡。
在630次嘗試中,7隻小鼠成功誕生,成功率僅1%出頭。
研究指出,這些小鼠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常跡象,而且自己也能繁衍後代。
林克彥上週率先在倫敦第3屆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Third 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omeEditing)上發表這項研究結果。他警告說,這項技術實際用於人類身上前,仍存在諸多障礙。
林克彥在峰會上說:「老鼠和人類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703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