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教輪迴觀小整理

作者: Victoryking (勝利王 )   2023-03-31 17:38:19
主要從這兩個地方整理的
1.A Constructive Survey of Upanishadic Philosophy ,Ramachandra Dattatrya Ranade
2.印度宗教哲學百問 姚衛群
時間順序:
1.雅利安人(游牧民族)從中亞草原入侵征服印度西北
(公元前2000年)
1.5.另一批雅利安人進入伊朗高原,建立波斯帝國
2.雅利安人建立吠陀文化,有四部吠陀,最早是梨俱吠陀
(公元前1500 – 1200 年)
3.早期吠陀時期是吠陀宗教,有游牧民族特色
(公元前 1500-1100 年)
4.晚期吠陀時期,由吠陀宗教演變,婆羅門教誕生
(公元前 1100-500 年)
5.雅利安人從遊牧變成農耕文明
(公元前1100年)
6.建立梵書、森林書、奧義書體系
(公元前 900-500年)
早期吠陀時期(吠陀宗教)
早期吠陀時期,印度宗教文化主要是四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
梨俱吠陀,已經有靈魂的概念,但是沒有提到輪迴
soul is not wholly lost after bodily death, being mixed with the elements.
靈魂不會在死後完全消失,而是跟萬物結合
主流看法是梨俱吠陀還沒有描述輪迴觀念,但是Ranade認為可能初具輪迴概念
而早期吠陀時代,還保有雅利安人遊牧部落的文化
The cheerful and joyous attitude of the Indian Aryans made it impossible for the
m to think too much of the life after death. They believed in the world of the g
ods, and they believed in the world of the fathers, and they did not care to be-
lieve in anything else. It was sufficient for them to know that the godly men w
ent to a Heaven which overflowed with honey,'
雅利安游牧民族的樂觀態度,讓他們不對死後世界感興趣,他們不在乎這些,只要對神靈虔
誠的人能夠去一個充滿蜂蜜的天堂就足夠了。
為什麼雅利安人樂觀,因為他們是征服者,他們祭祀祭拜神靈之後,同時也靈驗了,雅利安
人認為人生非常美好,讚頌世間萬物,從自然到牲畜都是神,受到神靈的保護。
反觀猶太人一直被殺被滅國,就特別悲觀,開始脫離物質進入精神的信仰。
雅利安人:人神關係密切(人神合一)
常常透過祭祀與神交流,死後回到天國跟祖先團聚
透過祭祀向獲得神的歡心,神明賜予豐收及幸福
不太談死後世界,因為生活很快樂,不需要靠彼岸世界支撐精神
猶太人:人有原罪,是上帝的僕人
信仰上帝(超越者)獲得救贖
做錯事馬上就會被上帝懲罰
大談死後的彼岸世界尋求慰藉/獲得救贖
從歷史可以看得出來一些心態
征服者:熱愛生活、讚頌物質、崇尚自然、擁抱世間萬物
被征服者:消極避世、遁入精神世界、否定/鄙視物質
因為打不贏而被征服,民族被屠殺,物資被搶走
只好尋求精神慰藉,超脫物質,否則太痛苦
早期吠陀時代,雅利安人對於神靈的信仰,主要是自然神信仰跟祖靈信仰
火神阿耆尼、雷神因陀羅(帝釋天)等,神明數量非常多
直到公元前300年,才逐漸轉變成崇拜三相神,梵天、毗濕奴、濕婆
在梨俱吠陀內,已經有類似種姓制度的東西存在,叫做瓦爾那,但是瓦爾那只是一個理論,
真實的種性制度不是按照瓦爾那理論實踐的
瓦爾那是顏色、膚色的意思
瓦爾那理論有再生族跟一生族
再生族包含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雅利安人)
這三個階級會出生兩次,第一次是肉體出生,第二次是精神出生
精神出生由婆羅門主持,大概在10歲左右
有過精神出生的人,才有權拜神和禮誦吠陀經
而首陀羅跟賤民(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沒有這個資格
首陀羅跟賤民負責當奴隸幹活(同畜生),宗教與他們無關
梨俱吠陀提到祭祀,主要是火祭,還有獻祭,犧牲豬牛羊人都有
主流看法認為,雅利安人本身是沒有輪迴觀的,游牧民族不在乎死後世界,死了就死了,靈
魂就跟世間萬物結合,是雅利安文化跟印度土著文化結合之後才有,因為印度土著文化有輪
迴觀。
晚期吠陀時代(婆羅門教)
婆羅門教三大核心
1.天啟聖典:四部吠陀+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是神講述的
2.祭祀萬能:極其注重祭祀,通過祭祀跟神對話/祈求
從個人的懷孕、出生、命名、扶養、童年、成年、結婚要祭祀
到祖靈祭跟人死都要祭祀,有火祭、馬祭、人祭等
婆羅門祭祀常常是一屠就是整條河染血,大量的祭品
3.婆羅門至高無上:婆羅門是最高階級,第二是剎帝利
而婆羅門是主持祭祀的,只有婆羅門能夠跟神對話
主要文獻是梵書跟奧義書,梵書講述祭祀,奧義書講述哲學
輪迴觀念起源於梵書,從奧義書開始發揚光大
奧義書對輪迴主要有兩個說法
1.五火二道
「二道」指的是祖靈道跟天神道(此時還沒有地獄)
「五火」指的是人死後輪迴轉世所經歷的五個階段
(1)靈魂先進入月亮(2)靈魂變成雨(3)雨下到地上變成食物(4)食物被吃變成精子(
5)精子進入母胎而後出生。
2.四生三道
三道指天道、祖道、獸道
四生指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蚊子)
跟上面五火二道不同的是多了一個獸道,你可能會轉生成畜生
然後四生介紹了生命出生的四種方式
祖靈道跟獸道就是不斷輪迴,出生死亡、經過五階段、出生死亡(永劫)
你只要沒有認識梵我合一,那就會不斷輪迴,不斷經歷生老病死的痛苦
要離開這個輪迴就要進入天神道(解脫)
如何進入天神道,就要達到梵我合一
什麼是梵?梵是一切事物的本質,是宇宙的本體
怎麼達到梵我合一?
早期靠祭祀,最完美的儀式就是宇宙,而完美的儀式就是舉行儀式的人與儀式合而為一
簡單來講就是靠祭祀,把自我跟宇宙合一,就能脫離輪迴
然後平時要做瑜珈,瑜珈的意思就是探尋「梵我合一」的道理與方法
做瑜珈動作可以達到類似梵我合一的境界,有機會看到三相神
在配合前面提到的,首陀羅是一生族,是不能夠參與宗教事務的
所以不管怎麼投胎那都是只能投胎到人/動物
因為不能參加儀式升級,所以永遠都是最底層循環,永世都是首陀羅
所以底層的人其實還挺不爽,永遠不能逆天改命
晚期婆羅門教就引進業力說,從重視祭祀轉變成哲學思想
就是行善得善報,行惡得惡報
但是這個善惡指的是,遵守婆羅門教的宗教規定
遵守宗教教義=善 違反宗教教義=惡
你是什麼種性,就最好你那個種性該做的事,不可觸犯規矩
遇到高種性不能直視,要服從高種性,遵守婆羅門規則
好一點繼續當人,可能還可以升到婆羅門
糟糕的就下去當畜生了,還有蒼蠅蚊子也是獸道
土著就好好乖乖工作 以後有機會轉生當婆羅門
你現在不好好工作 以後就是下去當畜生
至於阿含經說的首陀羅是一生族沒辦法投胎死後消滅
這其實有點奇怪
因為早期吠陀時代根本沒有投胎的概念
而晚期吠陀時代的再生一生只是區別能不能行宗教事務
好像只有阿含經這樣描述首陀羅,沒有看到其他的文獻是這樣講的
因為雅利安人這個時候已經從樂觀轉成相對悲觀
認為輪迴是永劫是痛苦,要脫離輪迴,梵我合一
那這樣首陀羅不輪迴,不就直接解脫,很奇怪吧
懶人包
早期吠陀時期:祭拜自然跟祖靈,沒有輪迴觀念
晚期吠陀時期:祭拜三相神,有輪迴跟業力觀念
阿育王孔雀王朝:佛教五道輪迴
作者: ap9xxx (Counting Stars)   2023-03-31 17:52:00
宗教廚禁止禁止
作者: uiojkl789 (雪!花!喵!喵!)   2023-03-31 17:54:00
你怎麼什麼都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