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ensheng09 (真神九號)》之銘言
: 我們所能看見的只不過是別人的影子
: 話一說出口就不再是本人所能控制的了
: 話會進入到別人腦中 曲解成他想要曲解的樣子
: 舉個例子 兩個處男處女做愛
: 處男害怕破壞處女的貞潔於是拒絕了
: 然而處女腦中所想的卻是自己不夠有吸引力
: 每個人都只在意自己在意的事情
: 處男在意自己的罪惡感
: 處女在意自己的價值
: 這種情況下人到底是怎麼順利溝通的啊
: 進入到我們腦中的全都只是混合了偏見的影子
: 都是失真的
: 怎麼辦
: 有解嗎這種情況
溝通本來就不需要100%ㄚ
也不可能100%ㄚ
為什麼不能100%
假設你吃了一碗拉麵 很好吃
但你不管怎麼描述都不可能把你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描述出來
甚至你光是自己回應當下吃到的那個感覺 都已經不是當下吃到的了
就只是回憶出來的
那你回憶先扭曲一次 然後講出去再扭曲一次
對ㄚ
所以你就只能用大家共通的東西來說話 不然沒人知道你在講什麼
如果是大家共通的東西 就會抹除掉特殊的東西
比方說你說這個東西辣 但是辣有分很多種 你就把很多不同的辣抹殺掉了
好就算你是一個什麼超級美食家 你吃到這個辣 你就知道是什麼品種的然後種在哪個山頭上
的辣椒
但那個山頭上的辣椒 彼此的味道也有些微不一樣
所以你只要用語言描述這些東西 就一定會殺掉你最個人的體驗 轉成一個大家都能知道的東
西
你如果要進行交談你就必須要接受語言的異化去抹除掉這些對你來說最特殊的東西
因為你只能通過大他者領域展開你才有空間跟別人對話
那你可能會問說 我可以不要異化嗎
那其實你就會變最純的小寶寶了 腦袋空空 流口水
因為只要你能思考你就已經被異化了
感性確定性的真理是知覺
感性確定性就是你的五官直接感受的最為個人的東西
比方說你現在要說 我看到一棵樹 但問題是 你今天用了樹這個概念
樹這個概念就已經是樹的共相了 而共相就不再是你個人最私密的感受
你如果死命的去抓住你的感性決定性(五官直接感受)
你就會發現你只能抓到一個東西 叫做 這一個
就是你用手指一個東西 然後你發現根本沒辦法用任何概念去描述他
因為你一旦動用概念 共相就會出現了 那特殊性就沒了
你就只能緊緊抓住你現在此時此刻 感性確定性捕捉到的東西 你就只能跟一個小寶寶一樣對
某個物體用手指他
然後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這就是你做內在的個人體驗
你一旦說出來 那就完了 不能說 一說你就輸了
可是你會發現就算這樣 就算你指緊緊抓住這一個 你實際上仍然還是使用了共相 而不是真
正所謂的你的最內在個人體驗
為什麼這麼說
比方說你現在透過感性確定性說 這時是黑夜
那過了幾個小時 這時就變成白天了 那現在就不是黑夜了
再過幾個小時 發現現在又是黑夜 這時又是黑夜了
雖然時間一直在變 白天黑夜一直在在換 但這時本身一直都不會換
那你就會發現 一旦你意圖調用 這時 這個說法 去描述你的個人體驗的時候
“這時”本身 就已經是共相了
那你就連 這時 這個概念都不能調用了 你沒辦法思考這時 這個概念
換成 “這一個” 也是
你現在指著這個東西說 這一個 (你不能說這一個東西是桌子 因為桌子就是共相 共相就抹
殺了個人體驗 所以你只能說 這一個)
但是這一個 你正在指的東西 其實也是在變化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你指的東西 正在不斷不斷的流逝掉 因為你指的東西他同樣也在時間中運動
你看一個蘋果擺在桌上 看起來沒有運動 但他實際上在時間中運動
12點01分的那個蘋果 跟12點02分的那邊蘋果 實際上是不同的 每分每秒都在發生微小的變
化
也就是說你用手指著說 這一個 實際上你指的這一個 是一個一直在變化的東西
那你就會發現你指著A說這一個 而這個A他每分每秒都在改變 在12點00分01秒的A 已經不是
12點00分02秒的A了
那就會發現跟這時一模一樣 實際上你根本沒辦法把握這時 因為這時的對象一直在變
因為你發現 現在是12點00分01秒 你對這某個東西說 這一個 你要把握他成你的個人體驗
但是過了一秒 12.00.02 原先那一秒的東西就沒了 你根本抓不住他
最後只會發現 只有“這時”留下來 最後你也會發現 只有“這一個”作為變中之不變留下
來
這一個就成為了一個超越直接性的一個被中介過(間接化)的共相 而不再是一個直接的東
西 總是已經間接了的東西
所以你現在連想要指出 這一個 這件事 你都做不到
也就是說 你如果沒有共相 沒有一個中介性 那甚至連感性確定性都不存在
也就是說感性確定性單純堅持感性確定性自己 將會什麼都不是
因為感性確定性必須要有知覺(共相)作為自己的前提
也就是說 感性確定性能夠維持自己 正是因為他並不完全是自己 感性確定性中就包含了非
自己的因素
如果感性確定性如此的是其所是 堅持自己 那感性確定性就會自我毀滅 因為他發現 如果不
調用共相 連這時 這一個 最基礎的感性確定性的東西都維持不了 感性確定性因為它完全是
他自己以至於他根本無法維持自己 感性確定性必須依賴不是感性確定性的東西才能維持自
己的存在
所以感性確定性(直接的個人體驗),必須依賴共相(間接的概念),才能實現自己,感性
確定性沒辦法依靠緊緊把握自己的個人體驗就維持自己,也就是說,感性確定性需要共相,
沒有共相的感性確定性就什麼也不是,所以感性確定性堅持自己得出的真理發現自己必須要
調用共相才能維持自己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完全直接性的個人體驗這種東西,因為這種最原初的東西必然被共相這種
被中介過的間接性給污染,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被污染,就不會有直接性,直接性已經不
可避免的被中介性污染了,因為直接性一旦要完全堅持直接性自身去努力的排除掉中介性,
那直接性就什麼都剩不下來,連直接性自己都留不下來
所以最前面說的,語言(間接性)必然會抹殺掉個人體驗(直接性),那你說我要排除掉語
言,回到最直接的直接性可以嗎,那你就會遇到上面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你排除掉了語言
你就根本連所謂的直接性都不復存在,因為直接性的真理就是間接性,你要能夠有個人體驗
的前提是要有被中介過的語言,否則那個東西就根本不叫做個人體驗,就只是一個腦袋空空
的寶寶
也就是說,你想要追求100%直接溝通這件事自然就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人能夠觸摸到直接
性,因為直接性就已經不可避免的帶有中介性了,一切東西都被中介了,誰也逃不了這種無
情的中介性,所以你必須要接受異化,而不是排斥異化,所以失真有解嗎,無解,也不需解
,因為失真就是你存在的前提條件,沒有間接性就什麼都沒了,沒有間接性的直接性也不再
是直接性,因為直接性無法僅僅依靠是其所是維持自己,必須要借助共相才能維持自己的直
接性
如果用聖經的故事來類比的話,你能成為人類的前提正是因為人類已經墮落了,人類能夠維
持自己正是因為已經從伊甸園墜落下來,那你說我想回到墮落之前,那你回到的那個狀態,
就已經不再是人類了,你連人類的身份都保存不下來,你就等於是回到一種伊甸園的那種感
覺,那個狀態你就不再是人類了
以上是我自己整理黑格爾 精神現象學 感性確定性這章的內容 份量大概是10頁 這本書總共
500頁 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黑格爾的書 但是真的很不好讀 對ㄚ
黑格爾的玩法就是辯證法 你會讓一個東西盡全力堅持是其所是 堅持自己 最後發現都失敗
了 必須需要一個其他的東西才能維持住自己 這個時候就會發現真理了 因為沒有東西能夠
完全自己堅持自己就能自己存在 連自在之物的真理必然是為他存在 沒有為他存在就連自在
之物都無法自存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