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鯛魚燒(鯛焼き)」,也有分「天然」跟「養殖」的嗎?
今天天氣好冷好冷,因為有重要的訪問活動,所以我一早又坐車北上,現在人在台北車站大
廳,記得這邊有賣現做的「鯛焼き」,想買一隻來吃暖暖身子。
說到「鯛焼き」,不知道你是否有聽過日本的「鯛焼き」有分成「天然」跟「養殖」的呢?
其實這跟製作的「釜(金屬模具)」有關,以前舊式的「釜」,一次只能烤1~2隻,不但花
時間還很耗體力,特別是火候很難控制,所以很考驗職人的技術,這種方式製作出來的「鯛
焼き」,因為產量少,所以就被稱為「天然」的。
不過隨著時代不同,製作技術也都進步了,現在絕大部份的店家,都使用能大量製作的「釜
」,由於一次能燒烤6~10隻,能大量生產,就像「養殖業」一樣,因此被稱為「養殖」。
「天然」跟「養殖」的哪個味道好,我不知道,但2003年,我曾在京都「北白川」附近,吃
到「天然」的「鯛焼き」,當時也是冬天,雖然後面排了好長的隊伍,但看到老爺爺臉上浮
現著笑容,一隻一隻的,很有耐心地翻轉模具燒烤,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有著一種暖暖的感
覺,可惜現在的鯛魚燒都以「養殖」為主,「天然」的鯛魚燒,真的很少見了。
很可惜鯛魚燒的攤位最後沒找到,所以買了紅豆餅吃,熱騰騰的,味道也是很好。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9k7ejdM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