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 脆上又開始刷出那種熟悉的月結報表

作者: CureSky (ソラ・ハレワタール)   2025-02-18 18:15:06
又到了月底,Threads 上開始刷出那種熟悉的「月結」報表。
「這個月總共 xxx 張,xxx 幾百張,xxx 幾百張……」
到底是有多少人,把應援當成財報結算在做?每個月固定發「月結」,列出拍立得、遠征
的消費清單,擺明就是要讓人看到自己這個月花了多少,生怕偶像沒注意到,生怕其他粉
絲不知道,生怕自己在圈內的應援地位下降。
問題是,這些數字真的有什麼意義嗎?發這些數字,是在期待偶像感謝,還是要讓別的粉
絲知道「我花得比你多」?這根本不是應援,而是一種變相的情緒勒索。
嘴上說著「這只是分享」,但發出來的方式就是要讓大家看到這個數字,讓偶像看到「這
個月又收了我這麼多錢」,讓其他粉絲看到「這個月我又超過你了」。到底是支持偶像,
還是要讓偶像產生壓力,讓其他人產生焦慮?
這些人發的不是「月結」,而是「情勒式應援報告」。
偶像看了,壓力變大,因為她們知道有人在期待「回報」。
普通粉絲看了,開始懷疑「如果沒這麼課,我的應援還算數嗎?」
新粉絲看到這些「應援標準」,直接卻步,覺得這個圈子不是普通人能玩的。
然後一定會有人跳出來說:「你是不會眼紅吧?他們花自己的錢買快樂,為什麼不能發文
?」
問題從來不是「能不能發」,而是這種發文方式,已經變成一種對偶像和圈內其他人的壓
力。
你真的在買快樂,還是在買偶像的愧疚?
你發這些數字,是純粹想分享,還是希望偶像看到後覺得「我欠你一份情」?
這些人最愛說「買的是情緒價值」,但他們買的真的只是快樂嗎?還是更在乎這些數字能
不能換來偶像的關注,換來圈內的地位,換來「課金即正義」的優越感?
最可悲的是,這些人真的以為自己是 VIP,但實際上只是 ATM。
以為自己是「特別的粉絲」,但偶像對每個人笑得都一樣。
以為自己是「應援核心」,但當別人課得比他多,他就會瞬間變得沒價值。
以為自己有「粉絲圈的影響力」,但一旦圈子變大,他的數字馬上變得微不足道。
這些人說著「買的是情緒價值」,但他們買到的到底是快樂,還是焦慮?
如果這真的只是快樂,那為什麼這麼多人一旦課不動了,就會轉黑?
如果這真的只是快樂,那為什麼一旦有粉絲用更少的錢獲得偶像的關注,他們就會崩潰?
因為他們不是在買快樂,而是在買「偶像的愧疚感」,讓偶像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讓偶
像「欠」他們一個人情。這樣下次他們來活動時,偶像是不是就該記住他?下次他們在
SNS 發文時,偶像是不是該點個讚?
這種應援方式,最後會讓偶像變得越來越不自在,因為她們知道有些粉絲是帶著「期待回
報」的心態在消費。一旦偶像沒有給出「符合期待的回應」,這些人就會開始抱怨:「我
課了這麼多,結果還是沒被記住?」、「我應援了這麼久,結果偶像卻對別人也笑?」
這樣的應援,最後只會變成一種變相的勒索:「我已經付出了這麼多,你該回報我了吧?

然後這些人最愛說的話:「你那淺淺的喜歡,可養不活偶像。」
問題是,偶像的未來從來不該只靠幾個人硬撐,而是靠更多粉絲的穩定支持。
一個團如果只能靠幾個課金大佬生存,那代表這團根本沒有市場,隨時會崩潰。
真正能讓偶像走遠的,是更多願意支持她的粉絲,而不是少數幾個人拼命砸錢。
如果圈子變成「不課到這種程度就不算粉絲」,那普通粉絲根本不會留下來,最後只會讓
市場越來越小,導致偶像沒辦法發展。
如果這些月結真的有用,為什麼這些團還是這麼小?為什麼每年還是有團解散?
真正能讓偶像長久發展的,是更多穩定的支持,而不是少數人的病態應援。你可以課金,
但你不是救世主,你的錢只是讓她多活幾個月,沒辦法讓她變紅,因為你的課金方式根本
不會讓新粉進來,根本不會讓她的市場變大,最後只會讓這圈子變得越來越封閉,直到所
有人都玩不下去。
這些人以為自己是應援界的大佬,結果只是把自己變成了圈內內卷的推手,把偶像的發展
機會越縮越小,把應援這件事變得越來越沒樂趣,最後搞到大家都玩不下去。不是市場太
小,而是你們自己把它變小。不是偶像撐不住,而是你們這些人,把她困在一個死圈裡,
永遠沒辦法突破。不是普通粉絲不夠喜歡,而是你們把喜歡變成了一場財力競技,讓人完
全不想參與。
這種 SNS 月結文化,早就該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