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rimodo (好吃棉花糖)
2025-04-20 13:10:55「偷十元跟偷十萬元不都一樣是偷嗎?」這種話術,錯在哪裡?
近日,有(親)藍營人士將 尹立老師的原創圖卡盜用、竄改後重新發表,還刻意加上一句
聽來正義凜然的話:「偷十元跟偷十萬元不都一樣是偷嗎?」乍看之下有道理,實則蘊藏多
重邏輯謬誤。(圖片引用自尹立老師)
若將此句話套用在罷韓連署與國民黨罷免案的爭議比較上,更是混淆視聽,誤導公眾。以下
逐一解析其錯誤邏輯。
一、錯誤類比(False Analogy)
這是最核心的謬誤。雖然偷十元與偷十萬元在法律上都屬於竊盜行為,但兩者在動機、金額
、社會觀感、法律處罰與被害影響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簡單將其等同視之,是忽略關鍵背
景與層次的粗暴類比。
二、忽略程度差異(Fallacy of Degree)
0.0096%與3.685%,表面看起來同屬「有問題的連署」,但一個是誤差範圍,另一個則極可
能涉及系統性造假,顯示兩案的本質與成因天差地遠。
三、滑坡謬誤的逆向應用(Reverse Slippery Slope)
此類話術還可能隱含一種逆向滑坡邏輯:既然對方也出過問題(即使是微小),那我們這邊
就不必檢討太多。這種推論將「小錯」當成為「大錯」開脫的擋箭牌,讓本該被揭露與追究
的嚴重問題被合理化,從而削弱社會對系統性舞弊的警覺。
四、稻草人論證(Straw Man)
此話術也可能偷換立場,營造出一個虛假的對手形象。好比有人說:「你們罷韓也有死亡連
署,怎麼好意思批評我們?」這其實是把一個極低比例、可能源於自然誤差的現象,說成是
等同於大量抄寫、人為偽造的同等惡行,再藉此來反擊對方,這正是一種經典的稻草人論證
。
五、訴諸偽善/你也一樣(Tu Quoque)
這種話術的本質,是一種轉移焦點的詭計。「你也有錯,所以你沒資格說我錯。」——即使
事實上,錯的性質與嚴重程度完全不同。這種訴諸偽善的邏輯,只會讓社會整體沉淪於「誰
都一樣爛」的犬儒主義中,無法有效追究真正嚴重的違法與不當行為。
結語:邏輯清晰,是民主社會的最低要求
「偷十元也是偷」這句話看似正氣凜然,實則是一種混淆尺度與淡化主體責任的話術。在政
治攻防中,這類語言的真正目的是將對手拖下水,製造「天下烏鴉一般黑」的氛圍,藉此模
糊焦點、轉移視線,逃避具體事證與比例原則的檢視。
事實上,根據選罷法,連署書交付後有四十天的審查期,若在這段期間內,年長連署人百歲
年老或年輕連署人遭逢意外殞命,當屬可以理解的自然現象。但若是在連署前即已往生之人
,卻出現在連署書中,且數量龐大、來源集中,這就已經遠遠超出自然誤差的範疇,更何況
已出現系統性偽造的證據,跟公開承認這確實屬於系統性偽造的政治人物如賴士葆、趙少康
等人。
在民主社會,我們需要的不是抹平錯誤的話術,而是辨明錯誤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