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享了一篇短文,讓大學生對行銷有基本的概念
也分享給Marketing版的大家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1049/
做了行銷工作超過十年,細細回想到底都在幹嘛,好像也很難三言兩語,或是用非常有邏
輯的方法去談;兩三下講完,似乎行銷就沒甚麼了不起(那也就不用寫了?),一下子搬
出好像很厲害的理論架構,又彷彿在唸教科書。到底如何才能很直覺地闡述行銷工作的精
髓,希望在我寫完這篇文章時我們能一起找到答案。
曾經聽人說過:「行銷就是把我腦中的想法,變成你腦中的想法;業務就是把你口袋裡的
錢,變成我口袋裡的錢。」我覺得其實還蠻生動的!(也太快就講答案)只是怎麼把我的
想法變你的想法,你的錢變我的錢,這個"How to?"才是重點。
我們先做個小練習:大家覺得一間公司至少要有甚麼"東西"才能稱為一間公司?
(假設每個行銷人員都受僱於某間公司,要先證明公司的存在性。沒錯我數學系。)
(至少想個一分鐘嘛)
有人說是"團隊",唔…也是有一人公司啊!有人說是"產品",欸也是有人買空賣空做
無本生意啊!有人說是"股東",厲害喔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要實現股東權益極大化,財管
小神童來著…。
答案揭曉:一間公司的存在,至少要有"會付錢給你的客戶"。這個超級重要的,沒有客
戶買單,沒有營收,這個公司幾乎等於不存在。所以一間公司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你
的錢變成我的錢」。好derr所以業務很重要,總經理幾乎都是業務高手,但業務跟行銷甚
麼關係?
業務所做的,就是直效行銷(Direct Marketing);直接找到買方,推銷產品或服務,收取
貨款。這是一切行銷的原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百廢待舉,俊男美女打扮得光鮮亮麗,挨
家挨戶推銷產品,就是這樣的模式。
到了四零年代,戰後的民生工業逐漸興盛,直效行銷的效率緩不濟急,加盟連鎖
(Franchising)反而成為領頭羊,運用規模經濟而成為市場主流。此時的行銷工具開始變
得多元,如何透過店頭活動形塑品牌(體驗行銷)蔚為顯學。
五零年代開始出現所謂大盤、中盤等經銷商(Distributor)體系,進一步提升了商品配送
的效率,此時也就演進到關鍵客戶行銷(Key Customer Marketing)的階段;製造商更專精
於生產管理與品牌行銷(Brand Marketing),通路商則專精於物流配送及店頭行銷(Trade
Marketing)。
時光飛逝,六零、七零、八零年代隨著媒體的興起,企業開始學會使用目錄行銷
(Catalog Marketing)、信函行銷(Direct Mail Marketing)、甚至電視購物也是八零年代
的產物。跟美國中產階級的興起,家中主要採購決策者為家庭主婦,便於接收產品資訊及
選購,都有直接的關係。
相信大家已經逐漸感受到,行銷是一個隨著社會的演進與技術的創新而不斷改變的工作,
也看到品牌、通路、市場等要素都隨著商業活動的複雜程度增加,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建立品牌與拓展通路,都需要使用預算(Budget),更需要妥善的規劃(Plan),並靠著即時
的市場研究及分析(Analysis),快速回應消費者需求。
(總算湊齊一開始那張圖上面的單字了~)
網際網路、行動商務、社群媒體,更是在近年徹底改寫了行銷的生態。過去壟斷媒體資源
,大者恆大的時代已然過去;再小眾的品牌,只要定位明確,都可以透過社群進行分眾行
銷,蠶食市佔率(以及消費者的心佔率)。對於行銷人員來說,不斷地了解客戶的喜好與
行為,有策略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need)及想要(want),才能確保自己的品牌一直都是客
戶永遠的「心頭好」。
至於找工作這件事,廣告公關、市場研究、B2B/B2C品牌行銷、大眾媒體… 都只是站在不
同的角度,做著不同類型的行銷工作(請挑一個自己喜歡的類型吧)。充分地瞭解商業本
質,並對於目標客群有清楚地掌握,再運用適當的媒體工具,傳遞精心設計的訊息… 洗
腦成功,#行銷人成就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