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文]葉問4迎合民粹內地勁收 想來有點可悲

作者: MPSSC   2020-01-03 21:30:09
老實說,台灣傳武界也不少這種寄情於傳武的中華民族主義者
https://china.hket.com/article/2531556/
在新年檔期,「葉問4」一支獨秀成為票房冠軍。「葉問4」之所以勁收,一則標明是「終結篇」,更主要的是,電影劇情講葉問到美國打贏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契合了現時內地的民粹及反美情緒,因此,就算電影橋段老套不堪,仍是大收特收。
然而,中國功夫片由李小龍當年的「精武門」到今天一系列的「葉問」,都是獨沽一味的「打鬼佬」以作自我宣洩,其實只反映了民族情緒的陰暗面。對比現實中傳統武術在擂台上的屢屢出醜,這種虛擬「自我勝利法」,更令人感到不堪。
近年,功夫電影拍得最多的是黃飛鴻和葉問,這兩位武師在功夫傳承上確有一定功勞,但與電影上的故事一點也拉不上關係。真實中的葉問並沒有打過日本人、也沒有和英國拳王比武,更沒有踏足美國。不少人會說,「講故不要駁故」,電影就是創作。
但是,單從故事上來說,甄子丹的葉問系列一直宣 一種粗糙的、怨婦式的民族情緒,貫穿電影就是一個風格,中國人受到外國人欺負,很多師父出手頂不住,最後靠葉問把外國人打得伏伏貼貼。由打日本人、英國拳王,到後來找來泰臣、這次又打美國海軍陸戰隊,事情最終由武力解決,還要以一個逼不得已的藉口為幌子,這個模式甚至已經成爲一種虛僞的套路了。
中國功夫反映民族性 靠吹噓與傳說
作為一個習武者,看到這些電影對比於現實,只能感到可悲。可以說一句,中國功夫充分反映了中國的民族性,就是靠吹噓和傳說去瀰補心中虛弱。中國功夫很多傳說都是虛假的,霍元甲功夫不見得很高,打贏的所謂外國大力士,只是跑江湖玩藝,而且兩次都是外國大力士沒出場,不戰而勝。精武門沒有陳真,這個角色是虛構的。
基本上,中國功夫很多傳說都作如是觀,例如,少林功夫早已失散,現在所謂少林寺功夫是東抄西襲而來。這種種傳說,在過去耳語相傳的社會,有一定市場,但在今天互聯網世代,不少傳說不堪一擊。特別是這20年,巴西柔術、「綜合格鬥術」興起,打破了功夫的神話。這幾年,內地一名叫徐曉冬的綜合格鬥教練,多次挑戰傳統武術的所謂大師,基本上一個回合甚至數十秒即取勝,可見傳統功夫練習者大部分不堪一擊。況且,徐曉冬僅是一名業餘選手,距職業選手實力還有一大段距離。
打贏鬼佬滿足情緒 這種愛國很低級
如果有練過傳統功夫與外國武術,相較之下,就會清楚了解,中國功夫如同不少中國傳統技藝,均是缺乏系統、缺乏科學實證,拉上玄術如五行八卦等,太極拳就是很好例子。現今的太極拳是屬平衡及靜心運動,教授者一百個中沒有一個懂打鬥;本來教太極拳健身沒問題,但偏偏不少人卻宣稱太極如何厲害,故弄玄虛,不少師父愛好表演一沾對手就飛開的技倆,惟實際打鬥卻全用不上,但教者練者均自欺欺人,關埋門自high。
北大教授批國內民族主義:未富先驕 稍強即狂
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現在中央也提倡文化自信。惟文化精髓不應與民族情緒掛鉤。一個人打贏打輸無關國家民族。想不到在今天,觀衆在電影中只要一看到中國功夫打洋人,就會立刻高潮,拍爛手掌,滿足一下怨婦式情緒,這種愛國其實很低級,實在令人感到可悲。中國人到底甚麼時候才可以面對現實,面對世界,以寛容的心對待外國人,中國才能真正崛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