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討論] 法國總統選舉觀察之三——馬克宏現象的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7-05-13 05:26:25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P5YXZXl ]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看板: PublicIssue
標題: [討論] 法國總統選舉觀察之三——馬克宏現象的
時間: Sat May 13 05:25:49 2017
http://www.greenparty.org.tw/news/20170509/4751
法國總統選舉觀察之三——馬克宏現象的分析
法國總統選舉觀察之三——馬克宏現象的分析
由 張育憬 在 2017/05/09 14:19 發表
作者:宋治德(前香港職工盟組織幹事,法國史特拉斯堡大學「歐洲倫理研究與教學中心
」碩士畢業,現為史特拉斯堡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生。)
法國總統選舉二輪投票結束,中間獨立候選人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以65.5%近兩倍
得票,完勝得票34.5%的極右派「國民陣線」候選人瑪琳.雷朋(又譯勒龐)(Marine
Le Pen),成為新一屆法國總統。
這個在39之齡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以一個政治素人身分竟然能突破盤踞法國政
壇六十多年的兩黨輪替模式,而登上總統寶座。他的火速竄起到入主愛麗舍宮,除了靠個
人魅力和政治公關外(非法國的外國主流媒體還喜歡聚焦在他妻子身上),還有其他什麼
因素?本文嘗試探討這個問題。
馬克宏生平簡介
首先,簡單介紹馬克宏的生平。馬克宏出生於法國北部城市亞眠(Amiens),他標榜自己
出身於工人階級家庭,靠個人努力和教育而改變命運。但他的家境實際屬於小康,父親為
神經科醫師,母親為政府社會保障部的諮詢醫師。
馬克宏強調自己受過哲學的學術訓練,但從他講話的遣詞用句,不易察覺出來(反觀梅蘭
雄〔Jean-Luc Mélenchon〕較為明顯)。他於68學運發源地的巴黎南特爾大學(L’
université Paris-Nanterre)主修哲學,碩士論文研究馬基雅維利(Machiavel);而
之後DEA[1]論文研究黑格爾的法哲學與「公眾利益」(intérêt général),指導老
師為法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巴里巴(Étienne Balibar),巴里巴便是法國戰後
使到馬克思主義理論重新復興的大師阿圖塞(Louis Althusser)的得力弟子。不過,當
記者問起巴里巴有關他指導過的這個學生點滴時,巴里巴說「想不起來」。但這似乎不大
可能,因為在指導論文過程之中教授與學生雙方都有定期接觸。巴里巴是否對馬克宏有什
麼不滿之處,但為了顧存對方顏面,以「想不起來」而一概不作評論,便不得而知。
另外,馬克宏也透露他曾是已故法國著名哲學家利科(Paul Ricoeur)的助理。利科對於
哲學研究最為重要的貢獻是將現象學與詮釋學結合起來,並且試圖以此與社會科學的研究
進行對話。但利科研究基金會的某位成員後來向媒體澄清 (link is external),馬克宏
不是利科在大學裡的助理,所以沒有在大學教過哲學(助理有授課的職責),僅是幫助利
科一本著作《記憶、歷史和遺忘》(La Mémoire, l'histoire, l'oubli 〔Seuil, 2000
〕)的編輯工作。
棄「哲」從政
馬克宏在完成了DEA的哲學論文後,並沒有繼續在哲學領域做博士研究,而轉換了跑道申
請入讀專門訓練國家政治人才的「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其後更上一層樓考
入位於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ENA)。ENA基本是為法國政治體制提供總統、總理和部長等政治菁英
的搖籃,畢業校友稱為Ènarque。馬克宏畢業後,順理成章進入政府工作而負責金融財政
的部門。在累積了在政府部門工作的經驗和與商界接觸的人脈,2008年跳槽到羅斯柴爾德
投資銀行(Rothschild)。馬克宏在羅斯柴爾德的工作為他帶來了不少財富。
到了2012年,馬克宏以一個非社會黨人身份(他曾經為社會黨員,但後來退黨),被總統
奧朗德挻攬入閣。2014年成為經濟部長。在他任內,便有份推動下修《勞動法》的法案,
稱為《高姆妮法案》(La Loi El Khomri),其主要內容為增加工時和放寬資遺員工的限
制(可見此前有關文章《法國2016年反修改勞動法的鬥爭》),因而激起工會發起大罷工
和學生青年的占領運動。
馬克宏還在社會黨內閣時,他覬覦總統之心,已是路人皆知。而他亦不顧任何政治倫理,
當還在社會黨內閣時,便在2016年4月成立了「前進!」(En marche! (link is
external))運動作為競選總統的宣傳造勢(目前似乎有發展成政黨的趨勢),到了同年8
月年才辭去內閣職位。
馬克宏的幕後力量
馬克宏這樣一位標榜自己「中間」路線的政治素人,他的競選運動正如共和黨人候選人費
雍(François Fillon)所說的「沒有政綱」的競選運動(馬克宏在第一輪投票前一個月
才公布較完整的政綱,不過反正人們的焦點亦不在此),他在競選辯論裡的說話內容空洞
,多為強調自由市場的優點,但他仍然在傳統兩黨輪替的政治模式中突圍而最終晉身總統
,這裡有比靠個人魅力、政治公關等等更為深層的原因。
首先,馬克宏對於媒體追問其選舉資金來源,一直不敢正面回應,亦拒絕公開他的政治捐
款者名單。所以,難怪有人指責他為資本老闆們的代言人。從現時逐漸浮上檯面的資料可
見,其選舉經費來源與跨國資本、企業巨賈,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在2016年5月
的倫敦之行,出席跨國銀行集團高盛(Goldman Sachs)的晚宴邀請(資料來源Europe 1
(link is external)),並且在此行籌得競選經費一千萬英鎊(換算約為1200多萬歐元)
(資料來源 Europe 1 (link is external))。
另外,在法國本地的資本家之中,除了不乏金錢上支持馬克宏外,甚至更加入他的競選團
隊成為核心成員。據BFMTV一篇報導 (link is external),馬克宏的「前進!」競選運動
中,有三位比較重要的法國資本家或企業家戳力參與其中,其一是法國跨國的連鎖麵包店
Paul和甜點店 Ladurée的老闆之一霍爾德(Françoise Holder),她為馬克宏組織集會
和穿針引線介紹給各企業家。其二是開設有數碼公司AXL Agency的泰桑迪耶(Axelle
Tessandier),她幫馬克宏收集那些年輕創業者的意見。其三為法國社會企業的巨無霸、
僱用了14,000多名員工的Groupe SOS的負責人博雷洛(Jean-Marc Borello)。他基本被
視為馬克宏整個選舉工程的推手,政綱基本亦是出自他之手。另外,博雷洛曾在巴黎政治
學院授課而教過馬克宏,之後甚至指導馬克宏準備難度甚高的ENA「國家行政學院」入學
資格考試。
馬克宏的選舉工程除了在財政上獲得跨國、本地資本的充足支持外,馬克宏亦獲得法國相
當部分的菁英階層的支持,從而形成一個足夠的政經人脈而有力問鼎總統寶座。這部分的
菁英階層日益感受到在社會黨總統奧朗德的顢頇領導下而產生嚴重的社會危機,加上極右
的「國民陣線」雷朋或更為左翼的梅蘭雄兩者力量的躍升,還有來自歐盟中央要求改革的
壓力。在這種背景下,菁英階層認為法國社會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已是刻不容緩,這種
「改革」實質是要對社會保障、勞工權益和福利實行下修的改變,例如此前下修《勞動法
》便可見一斑。
本來最有機會實行這種改革的政治代理人,不一定是馬克宏,還有共和黨人的費雍(Fran
çois Fillon)。而且,按照法國傳統的兩黨輪替模式,這些菁英和財團最初樂於見到的
理想場景是由共和黨人的費雍對決民望江河日下的社會黨奧朗德,那麼費雍做總統便基本
十拿九穩了。不過,歷史發展有時又充滿偶然性。社會黨奧朗德在去年底,宣布不角逐連
任,成為六十多年來首位在任總統放棄爭取連任;差不多同時,費雍在選情一片看好之際
,卻突然被揭發「空餉門」的醜聞,共和黨人內部對於是否更換候選人而出現內訌。另一
方面,社會黨替代奧朗德的人選,前總理瓦爾(Emmanuel Walls)個人有太濃厚奧朗德的
影子;而另一位哈蒙(Benoît Hamon)立場更為偏左。在這種形勢下,形象討好、與傳
統左右兩大黨切割、擁護歐盟和矢志推動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的馬克宏,便屬不二人選了

這裡,還要留意在社會黨外圍的一個智庫組織——「格拉古兄弟」(Les Gracques
(link is external))(名字為古羅馬時期的兩兄弟,他們均為護民官和改革派人物)。
這個智庫組織於2007年社會黨總統大選敗北後而成立,其與社會黨沒有正式組織上的關係
,成員或曾是社會黨的官員,或是ENA的校友,但他們基本都是在法國政、商、知識和媒
體界的重要人物。他們成立的宗旨為革新法國的左派(指社會黨),崇尚社會自由主義(
sociales-libérales)。該組織的政治藍圖類近英國布萊爾(Tony Blair)領導下的新
工黨的第三條路模式(布萊爾的國師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亦出席過他們舉辦的研
討會),政治上提出社會黨與中間派的由老牌政治人物貝魯(François Bayrou)領導的
「法國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UDF〕)結盟。
而「格拉古兄弟」這個智庫組織與馬克宏關係密切,馬克宏早在2015年以經濟部長的身份
,出席了他們舉辦的論壇並作講演。「格拉古兄弟」當初的政治主張,終於在從社會黨體
制出走的馬克宏身上得到實現,馬克宏達成了與貝魯的結盟。所以,有評論推測「格拉古
兄弟」很大可能便是馬克宏背後的智囊。
馬克宏勝選後的形勢
對於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有項統計調查 (link is external)非常值得注意。第一,這
次投票的棄權率(abstention)為過去四十多年來最高而達到25.4%。第二,在投給馬克
宏的選民之中,有43%表示是為要反對雷朋才投給他的。第三,極右「國民陣線」得票亦
是他們歷年來的最高有34.5%,人數達1060萬。第四,有61%的選民表示,在6月的國會選
舉,不會讓馬克宏的政黨有絕對多數的優勢。
馬克宏個人一直做得不錯的形象包裝(或隱藏自己的真面目),到了選舉工程末段,開始
出了亂子。在首輪投票後,他可能得意忘形,學了當初薩柯齊那副模樣,與他的支持者上
了巴黎第六區一家奢華的餐廳大肆慶祝一番,這些景象被媒體曝光後,備受爭議。另外,
當他家鄉亞眠的惠而浦(Whirlpool)工廠工人為反對閉廠而進行罷工鬥爭時,他走去表
達慰問欲在媒體前表示他關心工人景況,結果被現場罷工工人喝倒采。相反,雷朋同樣走
去罷工現場表示支持罷工工人時卻得到支持。
馬克宏今次當選,從上述統計可見,不表示他所背後所代表的新自由主義的路線也得到人
們普遍接受。在這次總統首輪投票,左翼到激進左翼的候選人有梅蘭雄、社會黨的左翼哈
蒙(Benoît Hamon)到激進左翼的新反資本主義黨(Nouveau Parti anticapitaliste
〔NPA〕)的普圖(Philippe Poutou),若將他們得票加起來有27%,這個數字若相比右
派光譜的票源仍有距離。但這占了全體選民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數,卻是明確持反對新自由
主義甚至反資本主義的立場。有評論認為梅蘭雄的得票19.6%實際不算多,因為有很多社
會黨的票流向給他,如果這樣說那麼同樣有很多社會黨的票源流向馬克宏。這裡要指出(
筆者在上篇講述梅蘭雄的文章)梅蘭雄在18至24歲的年輕選民中為最受歡迎的候選人,當
中很多是首投族的新票源,而且投他票的還包括通常放棄投票的一群亦出來投票(實際數
字還有待公布的更為詳細的統計和分析)。無論如何,這三分之一社會上明確反對新自由
主義的左翼力量,亦將成為馬克宏在任期內推動新自由主義改革工程的主要反對力量。
同樣,馬克宏這五年任期,亦要面對「國民陣線」這股代表極右的社會力量的挑戰。今日
場景已不同於2002年的總統選舉,當時的右派候選人席拉克(Jacques Chirac)在第二輪
投票,拒絕與「國民陣線」的候選人老雷朋(Jean-Marie Le Pen)作電視辯論。但今日
馬克宏卻欣然答允與雷朋作電視辯論。這也正好說明,「國民陣線」從一個最初處於社會
邊緣的法西斯主義政黨,如何成功地「漂白」而躋身主流政黨之列,這其實是一個長期而
有計畫的工程,筆者將再另文專述。這裡要指出,「國民陣線」從過去的發展到這次的成
績,它最終贏得總統選舉似乎只是時間問題。如果馬克宏所代表的菁英、資本的力量無法
解決現時的社會危機(失業、族群矛盾、貧富懸殊等等),那麼菁英、資本的力量不排除
要尋找新的代理人(也為要應付梅蘭雄所代表的左翼力量),屆時「國民陣線」將是他們
的可能選項。
[1] 法國當時學制DEA等同為博士研究的第一年,但2004年開始更改學制,碩士由一年改
為兩年制,而取消了DEA
作者: JI1 (HauHau)   2017-06-26 15:15:00
f your mother ah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