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順著原po的手稿,昨天晚上玩了一下....
放遠一點(?)來看,成名還是Verse-Chorus結構,稍微用歌詞做了以下分段:
Verse (4/4 B調的關係小調g#小調)
找一個和弦開始唱 那故事遺忘的時光
起點是那平凡的成長 或初學吉他時 少年們 的模樣
那一年的舞台 沒掌聲 沒聚光 只有盆地邊緣 不認輸 的倔強
排練室的日夜 在爭論 在激盪 以音量去吞噬 無退路 的徬徨
Chorus (4/4 g#小調)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會有希望 或者是 無知的狂妄
那又會怎麼樣 「那又會怎麼樣?」
Verse (4/4 g#小調)
混跡過酒場的駐唱 才讀懂人性的尋常
背負過音樂節的重量 才體會每場仗 都仰賴 槍與糧
夢是把熱血和 汗與淚 熬成湯 澆灌在乾涸的 貧瘠的 現實上
當日常的重量 讓我們 不反抗 倒地後才發現 荒地上 渺茫 希望 綻放
Pre-chorus 1 (6/8拍 g#小調)
穿過了
搖滾或糖霜 昧俗或理想 批判或傳唱 道路上
只能看遠方 最遠的地方 應許的他方 不停衝撞
Pre-chorus 2 (4/4拍 d#小調)
看過多少臉龐 飛過多少異鄉
少年早已蒼茫 回頭望 我在何方
Pre-chorus 3 (4/4拍 B調)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 那旅館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採訪 和攻防
一雙又一雙的目光 像監獄和高牆 牆裡的風光是不是 如當初想像?
Chorus (4/4 B調的關係小調g#小調)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可會亮
那成名在望 是否風光 或者是 瘋狂的火光
那又該怎麼樣 「那又能怎麼樣?」
Inst. bridge 1 (吉他solo 4/4 g#小調(關係大調B大調) )
Bridge (4/4 C#(Db)調)
While we were so young 我夢到當時 我們翻過牆
曼陀羅花 沿途綻放 我們光腳越過人間荒唐
Bridge (4/4 D調)
We're stupid but strong 放學的屋頂 像萬人廣場
從不多想 只是信仰 少年回頭望 笑我「還不快跟上?」
Inst. bridge 2 (吉他solo 4/4 D調 )
Chorus (4/4 D調的關係小調b小調)
那路的起點誰能忘 那路的盡頭誰在唱
誰成名在望 誰曾失望 卻更多 的誰在盼望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 那夜的盡頭天將亮
那成名在望 無關真相 如果你 心始終信仰
誰又能怎樣? 誰又能怎樣?
「你就能飛翔」
Coda (吉他尾奏)
==
結構列出來大概是這樣:
Verse - Chorus - Verse - Pre-chorus - Chorus - Bridge - Chorus
特色在於:
1.Pre-chorus戲劇化的三段
a.Pre-chorus 1 由4/4轉6/8
b.Pre-chorus 2 6/8轉回4/4,並且由g#小調轉d#小調
c.Pre-chorus 3 由d#小調轉B大調五聲音階
轉調部分剛好形成一個上行的感覺:g#→d#
(原先覺得Pre-chorus 2→3有上行的感覺,可能和根音從Bb→B有關 )
2.Bridge改明亮的大調為主,並且接連兩次的升key
a.第一次吉他間奏solo後段由g#小調的關係大調B大調連升兩個半音到C#(Db)
(這段吉他solo在demo裡面是沒有的,我猜測它的功能性包含升key這個部分)
b.Bridge兩段中間升一個半音到D調
兩次轉調也是一個上行的感覺:B→C#→D
3.最後一段Chorus的速度,從110bpm左右提到140bpm左右。
這裡指 1 beat=1/2拍=八分音符 的速度。
==
總結(?):
1.轉調4次,g#→d#(?)→B(g#)→C#→D。
(和弦不要問我,業餘迷妹的能力只有這樣。)
2.變拍2次,4/4→6/8→4/4。
(四拍子轉三拍子)
3.提速,尾段Chorus 1次。
(前面隨著歌曲情緒速度有些微波動,另爵士鼓以8 beat和16 beat表現不同速度感。)
4.吉他solo 2段間奏、1段尾奏。
整理完之後,我想問.....
陳先森,你真的沒有考慮報作曲人獎嗎="=
然後,我想以周周歌迷身分感謝陳先森,
謝謝你聽到杰倫的詞和肯定他做為一個rapper的能力
以上。
p.s.內容如有錯誤,敬請專業板友指正,在下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