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嘗試上色,文筆排版不好閱讀的話請不吝建議m(_ _)m
「五月天是一個開始。它開啟了我聽樂團、聽流行歌的習慣。」
噢,在這之前是魯魯小孩的我,很鄙視流行樂。覺得拔辣愛情歌超沒內涵,只聽純音樂
&聽嘸所以也是純音樂的歌劇。
當然我對樂團的認知,也停留在交響樂團、管弦樂團那些。
直到國一為了練習直笛期中考,把考題通通youtube循環播放為止
一首簡簡單單的知足,觸動了我。順著水管推薦影片,帶我到更多我從沒想過的歌——
《倉頡》《諾亞方舟》等等。
從小八往回聽到小七(藍三對當時的我太前衛了,又過幾年後直接神專XD)
特別的是愛情歌,我都當成是對著朋友唱的也毫不違和,很快改掉了曾經的偏見。
我喜歡主唱有況味的歌詞、其實有點傷喉嚨的唱法(現在不要這樣QQ)
喜歡整體的歌曲感覺,後來開始會注意編曲。
(我真的喜歡了起碼五年,才開始慢慢聽出第一吉他/第二吉他
貝斯甚至是高中換耳機才驚覺:哇靠原來有低音欸!!!
嗯,而且當時熱音社同學上台獨奏貝斯,我也以為那是低音吉他......抱、抱歉orz)
在完全折服下,
一開始甚至以為唱片行是潮潮專利,不敢進去
高中畢業前,終於鼓起勇氣進了五大,買專輯給自己當成年禮物。還誇張到歌詞本每個
小字、每個名字都讀了好幾遍,
之後他人音樂作品出現某某,還會覺得喔喔喔!似曾聽過(興奮)!!!
現在想想畫面真的是XDDDDDD
「對我而言,五月天已經不是全部,但依舊是一個開始。」
隨著網路普及到變成必備品後,
各種才華洋溢的素人一一出現在我的視野裡,
我也開始欣賞一個又一個不同曲風的樂團、歌手
五月天也不再獨霸我的歌單許久
這種感覺就像,
恍恍惚惚的過了這麼多年,我終於體會到「大人的世界」——知道什麼是無奈、什麼是
妥協。
雖然還是偶爾憤怒,時常衝動,還沒有活成想要的樣子。身為青年,還相信著每次衝動
都可以有不同體會。
「但如果我們從不曾相識,我也不會有現在這樣子的人生。」
沒有五月天,世界上也會有個樂團給我啟蒙。可惜沒如果(X)
至少在這樣子的時空下我們相遇了(O)
只要知道無論何時,我都可以戴上耳機,透過時下串流或是CD,用熟悉的歌聲和懷念的
音樂,見見那個笨拙又跌跌撞撞的自己。
最後
.
.
.
.
.
.
「就是他們害我現在喜歡的音樂太多了啦!」
原來,加入五月天,永遠不會有錢這句話......
是真的(慘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