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網址:http://talk.tvbs.com.tw/blog/article/talk-000878/
(作者/御姊愛)
以前我在尼爾森當研究員時,老被一票傳播圈的朋友罵,他們習慣把台灣媒體內容「同質爛」的亂象歸咎給收視率調查,就像病人濫用藥物成癮之後怪罪藥廠那樣。好吧,現在數位媒體內容簡直把電視打趴,點閱數字一目了然,後台也能做各式各樣的使用者分析,少了第三方介入調查方法,照理說應該沒人「害」媒體了,那麼我們的網路內容有提升質感,或是創造一種內容的理想國、眾聲歡唱的烏托邦嗎?
沒有。
那些網路新聞內容差勁的還是差勁,國際政治情勢或全球產業分析仍然缺乏,倒是更多的奶,更多的正妹,更多的靈異兇殺案。甚至出現了不為文章負責的內容農場,與更加嘩眾取寵以怪異低俗不正常的偷拍/ 街拍/ 素人惡搞影片來滿足網友獵奇的心。有的內容產製者純粹迷戀點閱數帶來的成就感,但更重要的是,人人都企圖將高流量轉換為高收益。
拿流量換錢,像是網路世界裡的基本常識,如果換不了,就是你營運無能;如果不追求,就是你沒sense。網路公司業務跟廣告客戶報告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流量多少,每天不重複上線人數是多少」;每個部落客跟業配客戶接觸,也得提供自己的平均閱讀數字及讀者性別年齡比。
換句話說,當今網路媒體的生存邏輯就是,把你釣進來,然後靠「無數多個你」變成一個可觀的數字去賺錢,例如廣告費、分潤或是業配置入。(當然,這遊戲規則不能只怪媒體端,仍然有太多的廣告主迷信用數字做量化效益評估,而忽略不同網站的內容質感和網友信賴度,SEE ! 跟當初電視下廣告的邏輯不是一樣嗎?亂象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