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登台 夢想起飛──專訪超偶亞軍符瓊音
許多年輕人都懷有一個歌唱的夢想,成功者卻鳳毛麟角。唱歌除天賦外,還需要
後天的努力、逆境挫折時百折不撓的意志,同時,還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
機遇。看台灣電視選秀節目「超級偶像2」比賽,筆者對難逃亞軍「宿命」的符
瓊音印象極深……6月,有機會在香港見到她本人……
撰文│王文君 攝影│余鋼 設計│文瀚林
從馬來西亞唱到香港,從香港唱到台灣,最後在台灣唱出名堂;轉換不同聲腔
唱法,由婉轉柔情到激奮高昂……歌聲沁人心脾、穿透大街小巷──6歲起便參
加了無數唱歌比賽的馬來西亞歌手符瓊音,2008年6月開始在台灣長達7、8個月
的電視選秀節目「超級偶像2」比賽中,多次以純粹的演唱技巧、亮麗動人的歌
聲令評審和觀眾眼前一亮,在強手如雲、各出奇謀、比賽競爭激烈的情勢下,
符瓊音多次取得單周冠軍的好成績,被視為最後的冠軍熱門人選。
然而,最後決賽的結果是,符瓊音屈居亞軍。在她強抑淚水的自責中,觀眾讀
到的是:符瓊音不能原諒自己的過失,她一定要做到最好!然而,賽前的感冒
,卻似乎將整件事搞砸了。於是,她自認「難逃第二的宿命」。
醜小鴨變鳳凰
1984年生於馬來西亞柔佛的符瓊音,母親是當年風靡東南亞、和鄧麗君等許多
當紅藝人同台演出過的小調歌后風鈴鈴。秉持母親天賦的歌喉和對唱歌的熱愛
,瓊音6歲時便首次在大馬登台,憑一首《茉莉花》贏得亞軍。然而,身為修車
的父親,卻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學識的培養,希望他的3個小孩都能戴上學士
帽。所以,當他聽到二女兒瓊音要去追逐唱歌的夢想時,他曾斷言:「你一定
會鎩羽而歸。」
然而,從小受母親耳濡目染影響的瓊音,對唱歌熱愛追求的那團火無論如何都
無法熄滅。2004年在第一屆「大馬偶像Malaysian Idol」中晉身33強;2005年在
「Astro新秀大賽」中拿第二名,而在「TVB8全球華人新秀大賽」中亦獲得第二
名及完美音色大獎;2007年,符瓊音多次參加在台就讀的大學等院校舉辦的英、
日語歌唱比賽並獲冠軍,在「超級偶像1」中多次踢館並獲勝,贏得「粉紅坦克」
美譽;2008年在「超級偶像2」中獲亞軍……歌唱的同時,瓊音未辜負父親所願,
和弟弟都戴上了學士帽,姐姐超瑾則謙虛地說,自己就差一步,是專科畢業啦。
畢業於台灣逢甲大學中文系,簽約擎天娛樂,成為專業歌手,已出第四張個人專
輯……這個媽媽眼中不漂亮、難以脫穎而出的小女孩,自認自己不夠高、也不夠
靚的大姑娘,卻憑著堅韌的努力、單純的執著成功了。瓊音不僅在歌唱事業上邁
出成功的一大步,而且出落得亭亭玉立、樣子也越來越甜美。
最自然的表演才是最好的
在「超級偶像2」中,瓊音屢次以亮眼的表現令觀眾關注和喜愛,卻在最後沒做到
第一,為何她當時不能原諒自己?
瓊音說:「比賽過去很久,我都不太敢回顧這個比賽。因為結果難以接受,我是
一個異鄉來的歌手,這是我給自己的最後一個機會;後面有整個馬來西亞的華人
在看,我一直想給家鄉的後來者樹立一個成功的例子,讓他們有一條路可循,一
個成功的方向……還有一直多年來默默喜歡和支持我的人,我想大家都很希望我
能載譽而歸……其實不是,最自然的表演才是最好的!」
台港馬音樂環境各不同
6月,符瓊音以台灣旅遊大使的身份和姐姐超瑾來港做宣傳,作為在寶島娛樂圈發
展的異鄉歌手,又經歷了馬來西亞、香港及台灣等地的選秀比賽過程,她對三地的
音樂環境又是如何看呢?
「從音樂的環境來看,馬來西亞幾乎每個月都有民間的公開比賽,而且獎金很優厚
。在那裏,唱歌比賽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華人亦非常習慣這種比賽環境。比如音
樂教室都會舉辦這類比賽,用獎金吸引人來參加,甚至一些半專業的歌手都來參加
。」瓊音說道。
在她看來,大馬作為新入門的歌手來說,是一個獲取參賽經驗的好地方,多機會,
多獎金,但卻不適合長期呆下去,因為年輕人如果在那種環境比賽久了,會養成一
些陋習,比如抖音,要很抖很用力,拉音要拉得非常長……其實,這是比較老派的
一種唱腔,但卻是那邊的比賽規則。所以,很多台灣人會說,從馬來西亞來的歌手
很會唱,但是很「油」。
自認唱腔不適合大馬環境的瓊音認為,那邊評審的素質比較參差不齊,真要唱得感
動人,讓全球的華人能接受你,到了上電視選秀節目時,就是一個全方位的比賽了
。不是只有穩定度,以及一曲定江山的台形,選秀通常要比賽幾個月的時間,這就
要見真章了。
「我覺得,台灣是比較完整的整個中文樂壇的指標,那裏的觀眾接受度很大,他們
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很多創意,很多思想方面的開放。年輕人會比較大膽的去
創造自己的那一套。那片土壤能讓你去發揮,去創造,去重新認識你自己。」瓊音
說:「只要不傷風化,在那邊,你會覺得你的靈魂是自由的。隨時會有靈感,有很
多東西觸發你去創作。」
香港歌壇迷失於97
會講流利廣東話的瓊音建議香港的年輕人多聽些台灣的國語歌,因為台灣有一個歷
史在,每一時代都有一個創作歌手作為代表,比如張雨生、羅大佑……他們像香港
的黃霑、羅文等有代表性的音樂人,跟著時代累積的東西。「我覺得香港有一個斷
層,當它到某一個年代時突然間停止了,應該說是97後,似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所改
變。有一個文化上的斷層,我覺得是一個迷失。」
瓊音認為,台灣文化保存相對完整,但粵語文化的保存就面臨壓力。「就連唱台語
歌的江蕙也能在內地開演唱會,為甚麼廣東歌曲不能到一個更大的平台去發揮呢?
廣東話歌詞的意境也很深,可能就是因為一個斷層,使它不能被更廣泛的接受。」
這或許也是需要香港的音樂人如何看自己的本土文化以及如何堅持的問題吧。
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如何去思考這個問題?瓊音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多去卡拉OK,很
快的旋律,很多字的堆砌,很白的講完所有的內容,而不像過去那種有聲音有畫面
有意境和想像的空間,令人回味。「我看現在廣東歌流行的主題多數是愛情和感情
,不像台灣的歌手,比如盧廣仲,他講吃早餐,就能寫出一首歌,有一個角度、一
個思考、一個對生活態度、一個很多人都會經歷的感受,讓時光停留在瞬間,喚起
許多人平凡溫馨美好的回憶。」v
http://hk.epochtimes.com/b5/12/7/27/162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