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illiam2001 (人間似水泊)》之銘言:
: 這件事就是告訴我們,
: 名人的能力有限,他們代言的東西,自已也不清楚原料的來源,
: 也不可能有檢測的設備,
: 所以我們不必相信代言的廣告,
: 就自已想吃什麼就自已去吃,
: 名人和一般人都是一樣的。
老婆之前有在生技公司上班,但說是生技啦,其實是美妝。
因為在生技美妝這行,人體健康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她也幫公司申請了很多像 FDA、SGS 之類的檢驗標準。
下面簡單來講一些標準的檢驗方式:
FDA 美國的檢定標準,主要是檢查你商品的配方有沒有毒。
所以「送驗」的東西包含了配方和樣品。
有通過就代表你這個東西,配方是沒有毒的。
但是有人會問,所以我有FDA的配方,就表示我的產品沒問題嗎?
那我就要問:「食譜煮出來的菜沒問題,但你煮菜就一定是照食譜煮的嗎?」
SGS 德國的檢驗機構,主要是證明,你「送驗的產品」「含不含」某種成份。
當然,這樣的檢定必定不便宜,所以還會讓你「選擇」要驗什麼。
看到關鍵字了嗎?送驗的產品、指定的項目。
我今天送驗的產品沒有塑化劑,所以我們公司的商品就安全了嗎?柯柯。
我今天檢驗的項目沒有問題,就代表這商品「完全」沒有問題了嗎?柯柯。
但請別誤會,我不是說 SGS 不好、邪惡,但是千萬不要因為有 SGS 就掉以輕心。
SGS 它是一間測量公司,就像我們會拿尺或磅秤量身高體重一樣,
SGS 它量的是「某成份」的含量;但至於這含量到多少是危險的?SGS不評論。
它不像 FDA 或是 GMP,幫我們判斷哪些要列入檢驗、超過多少量又是不合格。
用身高來比喻:SGS 只告訴你身高 170,但 FDA 則告訴你 170 是高還是矮。
所以,應該把 SGS 當做「自清」手段,而不是一個「事前防範」的證明。
因為看到今天阿基師拿出的報告有 SGS,所以才提一下。
有時候不要太迷信 SGS,當大家都在防三聚氰胺、塑化劑時,SGS 是好證明。
因為你知道你要避免的有毒成份是什麼。
但是今天假如不知道食品內有毒的成份是啥,那SGS也意義
還有,不論是FDA或SGS,都是主動「送驗」,不是對方跑來「抽驗」。
所以之前好像不曉得哪家食品公司在台灣「送驗」沒問題,
但是在香港那裡「抽驗」的時候就出了包,負責人還跑出來喊冤。
我當下心裡想的是:幹他媽的,你還有臉敢跑出來講?
這不就是你送驗的貨有問題,是另外做的嗎?
ISO 我覺得最有公信力,但同時也最沒意義的認證。
ISO的檢驗是會「主動」跑到你的工廠來看,你的工作是不是符合流程。
比起那些被動式的檢驗,我覺得這點好很多 (但你開A、B廠還是能作假啦)
但是ISO的致命傷就是「人家只檢驗流程,不管產品啊!!!!」
所以還是要搭配其他的認證才行。
然後因為老婆之前待的是美妝,不是食品公司,所以沒有GMP(驗食物有無毒)
或是HACCP(檢驗遇到毒發事件的處理流程是否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