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amsheep (??)》之銘言:
: 為什麼自我介紹只要說自己愛打電動
: 大家尤其是女性馬上就白眼 對你露出沒興趣的樣子
: 說愛看動漫 尤其是講看海賊王 反而還不會這樣
: 一講到電動馬上像是被判死刑一樣
: 又沒去殺人放火 打電動錯在哪啊
: 為什麼總是要講自己愛運動(一周一次)
: 或是愛看電影(其實有人鳩才去看)
: 才不會被貼異類呢
: 啊 就每天都有任務當然會解一下啊
: 為什麼不往好的去想
: 代表這個人專注有毅力 喜歡挑戰新事物
: 有生活的目標重心等等的
: 當然我知道除非很帥或風趣
: 這種就算直接承認自己很宅 大家也是當作金城武型男孩
: 帥有型 而不是死宅
: 有無這類八卦?
這問句是要發在八卦版的吧?XD
我以前也覺得很奇怪,為何打電動有某種隱藏性的觀感是不務正業,給人鬼混的聯想。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打電動往上沒有一個穩定的職涯選擇,沒有經濟效益
如果用世紀帝國來做比喻的話,就某一條科技樹點到底,結果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兵種的
能力有受到加成,或一直研發,但是最後卻沒有兵可以生。
而打籃球,甚至看電影,往上都有穩定的職涯選擇(跟可預期的獲利/獲益)
例如
超強
打籃球 ───→ 國內比賽 ───→ 國外比賽 ───→ 打NBA (高薪收入外加名聲)
│ \ │ 普通強
│ 興趣 \ └───→ 當教練 (有收入)
│ \
↓ 打球的戰術,可應用到商場、人際關係上甚至軍事上 (潛在獲益)
使人體分泌多巴胺 ───→ 情緒發展健康,不會憂鬱 (潛在獲益)
看電影 ───→ 當影評 (有收入) ───→ 當製片 (收入豐)
\
│ \
↓興趣 \ 當演員 (收入豐)
討論電影內容,拓展社交圈 ───→ 把妹 (潛在獲益)
而且電影是各種現場表演的延伸,這從古代就有,所以有長遠的背景條件跟社會認可。
但是打電動,就目前電玩產業而言,還沒有完整的職涯發展,尤其是在台灣,就算有
職業生命也短。
普通強 超級強 職涯生命短
打電動 ───→ 國內比賽 (有獎金) ───→ 國外比賽 (有獎金) ───→ dead end
│ │ │
│ │ ↓
↓ ↓ 教練 (收入跟需求人數都過少)
電玩評論? 訓練新的選手 (職務少,薪水未定)
其他類似的狀況也有
譬如說為何 "使用軟體的人" (玩遊戲也是其中一類) 社會觀感與價值比
"寫軟體的人"來得低,是使用者比不上研發者嗎?
可是開飛機的比修飛機的社會觀感來得強。
拉小提琴的,比修小提琴的社會觀感跟收入都來得強。
追根究底就是這職務(工作內涵),在所處的社會系統裡面,有沒有發展到穩定收入
甚至高收入的位置。
我揣測打電動的社會觀感要能翻身,要人類產業進入到大量需要遠端操控人員,例如:
操縱機器人打仗(遙控無人飛機、人形機器人)、操縱機器人挖礦、探勘海底這類職務
需求量增加到一定份量的時候。
社會分工是一步一步來的,曾經沒用的東西到後來也可能會很有用,重點是自己有
沒有興趣。不過也要運氣夠好,不然純興趣但一直沒生產力冒出來,自己不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