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ulune (我還是我)》之銘言:
: 就電子資訊業來說 就是錢多錢少的問題
: 我在灣區的前輩說 在他之後就很少有人出國了
: 他是1998年出去的
: 聯發科 台積電等公司當時新人年薪四五百很平常
: 好的近千萬都有可能
: 而且給的股票照面額10塊課稅 幾乎等於免稅
: 去美國求學花個幾百萬不說
: 年薪10萬鎂還得被砍個三四萬鎂的稅
: 高下立判
: 不過 最近台灣電子業不好
: 出國的又多了一些
: 但1998-2009之間少人出國
: 造成的產業無法跟上國外的影響
: 或許正在浮現..
所以分紅費用化真的是一個不敢說很蠢,但確實是個不太高明的政策
電子業一向是個快速變遷的產業,沒有它並不會死(畢竟300年前連電燈都不太普及)
卻是個高資本門檻,資本高獲利,高知識集中的產業,
當時的政府為了顧及股東的權益、平衡職業志向和擴大稅基,
立意是好的,卻也造成中產階級的快速沒落,
我不覺得出國的人數有變少,反而覺得有專業性卻願意歸國的人少了
稍微有點本事的人,寧願留在國外也不願意回來台灣,
當然也有台灣企業的老闆很多只願先賺看的到的,還停留在節省成本的階段有關
工程師和股票/投資經理人,都需要相當的專業,但所需要的人數卻差多了
電子業的沒落和銀行業的崛起,客不到證所稅最後都只肥了資本家,
為了害怕外資的離去,不防範資本所得,相對去剝削勞力/知識所得,
真的是殺雞取卵啊!
研究過經濟的都知道,最理想的資本投資報酬率應該等同或略高於通貨膨脹率,
可笑的,在台灣卻是國安基金幫股市拼萬點?
每次看到那個股市名人阿土伯上新聞說一些蠢話,我都很想摔電視,幹!你憑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