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dicia (愛迪希亞)》之銘言:
: 台灣生育率這麼低搞不好是因為女生有讀書,
: 所以出來賺錢,因為有時候還賺的比男生多,
: 也提高了自己的標準(即使只有多1~2千也有可能)
: 應該很多女生都有點小女人主義,
: 希望另一半賺的錢比自己多,可以依靠。
: 然後又因為現在很多公司都愛給員工加班,
: 忙事業有時候都來不及了,搞不好沒時間交男朋友。
: 所以女生如果沒有唸這麼久的書(高職~大學)
這部分的確是其中之一的因素,可以拿外配跟台灣女性比較就有比較大的突顯
但是,生育率低並不是只有這個原因,並且女性就業崛起本也是全球化下的趨勢之一
無法改變只能思考如何因應,所以用回到過去的概念只是無稽之談。
: 可能就比較沒有參與就業市場競爭的能力,
: 搞不好男性的收入就會是目前的二倍,
: 就業機會也會比較多
: 女生賺的錢少或甚至沒就業,搞不好就不會這麼挑了
: 然後台灣生育率應該會變高呢?
以排除女性就業來增添男性收入,若從供需角度可能有一點點的影響
但是,即便供給減少的其況下,男性絕對不可能會達到兩倍
因為還有其它因素(外籍勞工、非典取代全職等等減少僱用成本),
並且優質人力以及創新會增加就業機會(例如好的女性業務、創業家帶來公司績效)
因此,在排除女性就業的情況下
也可能喪失掉就業機會,因此排除女性就業來增添男性就業機會以及薪資,
更可能弊大於利
而讓男性女性回到過去性別分工明顯的狀態下
以現階段的工作量加重男性工具性的角色,恐怕只會讓男性更為過勞、壓力更大
以上是不負責任的粗淺分析
必須說明的是,原PO所提到的概念其實跟70-80年代的觀念頗似
當時美國女性從家庭走入到職場,甚至進入到以男性為主的勞動市場
有不少聲浪在於搶走男性工作,把女性當作競爭者來看待之
導致那時女性工作者受到職場性騷擾、歧視甚至遭受到殺害
但現在的職場環境跟過去有非常大的不同
全球化下的時代,薪資展現更從知識角度來獲取
根本無法用1+1=2來看待之
而再去工業化下,產業結構朝向服務業為主的產業型態,
女性已非過去產業後備軍的角色,
甚至在許多產業占有主導性地位,恐非完全排除而能一以概之
進一步言之,生育率低導致國安危機是一個長期歷程,並且非靠單方能夠解決
許多國家都曾面對到這樣的問題,我國當時能夠解決的情況下
國家以撫育子女為私人事務而不去解決,私人托育措施昂貴讓許多人更不敢生小孩,
因此,托兒、工作與家庭平衡等概念都是近幾年慢慢發展,但發展上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而過了因應黃金期,生育率就一去不返
而北歐許多國家的完整政策,讓生育率足以達人口替代率
而我國仍為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政策問題恐怕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