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達鼠叔來跟風Ouo/。
先說一個小結論:「很多『算』正當業務做生意都是有機會翻身的。」
正當定義嘛,賣車賣保險賣房賣保健品...等等等都可以算。
雖然話術教程或洗腦會也是蠻常見的。
例如中古車買賣,個人覺得幾次觀察業態的經驗就蠻有趣的。
見過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半年內從Honda直接換BMW,跟他的老闆聊天,大概知道這行利潤空間還蠻夠的。
這位老闆講了一段簡單有道理的話:「車子越開越大,房子越住越大,是人之常情,追求生活品質。不過車子跟房子哪個貸款購買比較容易?我們的市場就在這,賣房子一單成了佣金很不錯,可是購買頻率呢?賣房子的很多人是撐著等一年中那幾筆交易,那是一種魔咒。」
其實我當下聽這位車業老闆說的,認同部分外,個人覺得做海外置產的物業管理服務可能比較好賺,像曼谷的單人電梯泳池套房現在應該都在新台幣五百萬內,可是蠻好租給外國商務客的,投資者年利率7%問題不大,加上可以仲介的間數很多...
東南亞數國這塊空間都不錯。
拉回直銷嘛,很多牌子就不說了,免不了出現造神感恩seafood讚歎seafood,產品無敵天上地下找我們就對了的場景。
我去過幾次這種大集會,常常覺得進入異次元。
有個之前在東莞認識的台灣人,結束派駐生涯後回台專心經營某品牌,差不多也十年了,沒有變什麼lv999總裁,至少看來生活沒問題。
老實說,我會後悔當初讀大學時沒堅持住好好讀書走投行或MTK或矽谷這類的平台當高級打工仔。
不過還是看個人啦,我之前一個同事,112畢業,在半導體有名的A公司任職過,跟我當同事時他是協理,年齡相仿,那時我只是經理,人家高級打工仔,我哭哭。
直銷造神大會,會故意租超跑的上線還不少,我順便提一下,雖然我覺得看過的車子檔次好像還低了點...
總之嘛,心心妳同學能過得好好的,就好了,雖然這一間也很常造神。
明天可預見工作場所一些亂象,讓我煩心,所以我此文敘述略亂,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