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不忍苑裡300年藺編工藝凋零!青年回鄉創

作者: SuperModel (「超萌的」)   2019-09-05 04:12:33
※ 引述《oldchi (花)》之銘言:
: 新聞標題:不忍300年工藝凋零!青年回鄉創「藺子」,三代攜手延續苑裡藺編之美
: 新聞來源:太報
: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yyyGd2(有專訪影片)
: 新聞內容:
: 苗栗苑裡是「藺草的故鄉」,孕育300年的藺編工藝文化。日治時期,藺編產品是台灣外
: 銷出口量第三名;在黃金年代,苑裡遍布藺草田、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在做藺編;然而工業
: 化時代後,婦女紛紛進入工廠,藺編工藝逐漸衰退。
: 直到2016年,來自台南的廖怡雅和丈夫李易紳創立品牌「藺子」,與當地帽蓆行、工藝師
: 阿嬤合作,三代攜手延續藺編之美。
: https://i.imgur.com/RJLv9yg.jpg
: 「青年回鄉築夢」不美好?在地長輩:憑什麼搶生意!
: 廖怡雅在大學畢業後,和現為丈夫的李易紳在苑裡做社區工作,兩人擔憂藺編產業走入歷
: 史,與其被動依賴政府補助,不如自己開工作室與在地職人合作推廣,串聯整個產業鏈。
: 不過剛開始,當地帽蓆業者視藺子為敵,工藝師也不相信藺編產業能再度發光。
: 「你的收購價拉高了,別人要怎麼生存?我的阿嬤可能就跑去你那,你這樣就破壞行情!
: 」藺子用優於行情的價格向阿嬤收購作品,卻被貼上搶飯碗的標籤。怡雅解釋,藺子的目
: 的是一起把餅做大、創造雙贏,花了好多時間才讓當地人理解。
: 易紳坦言,初期談合作是很大的挑戰,有些百年帽蓆行老闆上了年紀,見證苑裡天下路從
: 30多家帽蓆行到現在寥寥無幾,只想守住家業,不敢輕率接受年輕人的提議。多次接觸後
: ,終於和見成、美田兩間帽蓆行談成,見成老闆甚至不藏私,給藺子很大的幫助。
: 青年外流到都市,苑裡人口老年化,連工藝師阿嬤都語重心長:「你們放著都市的工作不
: 做,跑來做這個,到底有什麼前途?」長輩都希望孫子「離開這裡最好」,而自己做藺編
: 只是加減賺,彷彿對藺編發展沒有一分期待。
: 除了傳承工藝,怡雅、易紳也希望翻轉工藝師的消極,並改善外界「同情」的眼光和刻板
: 印象。最初找來4位在地藝師合作,如今已有32位加入藺子,工藝師也逐漸認同藺編工作
: 的價值。
: 不過藺子雖重視工藝師的勞動價值,卻也曾聽工藝師表示藺子「賺很多」,收購價應該可
: 以更高。易紳嘆:「他們可能不知道,其實已經到一個極限。」
: 擺攤差點繳不起房租,一張訂單看見希望
: 當怡雅決定留在苑裡創業,家人百般阻止,甚至放狠話:「你不要不相信我,你兩年後就
: 失業!」她不顧一切創業,不料沒多久就碰上經濟危機。
: 剛開始資金短缺,只能跑遍大大小小的市集擺攤,藺編產品擺滿一張桌子的大小,已是當
: 初藺子僅有的全部。當天賣多少,生活費和經費就是多少,常常一天下來收入只有700元
: ,但成本就占了一半。創業兩個月就快繳不起房租,空蕩蕩的店面更沒有餘裕裝潢。
: 怡雅感性地說,一路上遇到很多貴人的幫助,才有現在的藺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新竹生活
: 美學館秘書,他指著攤位,表明要訂100個名片夾,並考量剛創業的處境,對怡雅說可以
: 分批出貨。「我知道手作的東西很辛苦,費用我會馬上付清,讓你有經費去做下一件事情
: 。」
: 原料供不應求、機器老舊,藺子還有很多要克服
: 藺子熬過創業前期最辛苦的低谷,生意越來越好,但供貨速度仍不見改善。兩人接觸原料
: 端、加工端,慢慢深入整個產業鏈後,易紳觀察到帽蓆行的壓模機壞了一台又一台,也因
: 款式太老舊,沒有師傅肯修,唯一辦法便是添購新設備。
: 然而新機器動輒就是60萬到100萬,開模還得花9萬!如今苑裡只剩下2台壓模機撐起整個
: 產業,怡雅擔憂若機器走不動了,將面臨停產危機。於是藺子放手一搏,以群眾募資的方
: 式,希望為苑裡添購新的壓模機、設計新的模具,有了新帽款,也能提供給帽蓆行,兩者
: 之間合作更緊密。
: 不過讓易紳頭痛的,還有原料藺草產量短缺問題:「草農本來很多個,一個一個相繼過世
: ,有的已經到了無法工作的年紀,所以現在產量越來越低。」易紳希望未來能將種植技術
: 移轉,培養年輕草農,苑裡藺編產業會更完整。
: 用年輕人的方式傳承
: 除了串聯在地職人,怡雅和易紳也為藺編工藝尋找更多可能,去年(2018)藺子加入了3
: 位平均年齡25歲的在地青年夥伴。
: 兩年來藺子有了自己的藺草田,培養更多農人,也投入無毒種植的研究。在產品端,將藺
: 草與其它材質結合,設計出能打進年輕市場的提袋、零錢包等。
: 創新的同時,藺子也開設藺編教育課程,並請藝師口述工藝流程,由青年設計夥伴數位繪
: 圖,記錄20種編紋、30個步驟。
: 怡雅說,剛開始藺子需要在地的協助,如今他們慢慢完善各方面的資源,便可以回饋在地
: ,創造「大家一起共好」的願景。
: 創立藺子以來,最幸福的一刻
: 易紳:我去工藝師家裡時,阿嬤都一定要煮飯請我吃,我覺得非常窩心,彼此不是只有她
: 做作品、我收購,這份關心讓我更有動力。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帶著他們坐遊覽車一起出
: 去玩。
: 怡雅:我們辦了兩年的尾牙,在這邊(店裡)辦,希望讓她們有回到家的感覺。有阿嬤說
: :「我做一世人,從來沒呷過尾牙。」她們勞動了一輩子,我們也希望能給她們正向的回
: 饋,或是在這個地方獲得認同感。
: 出處:https://reurl.cc/yyyGd2
: -
: 心得:
: 我是台中豐原人,雖然苗栗苑裡很近
: 但我也是剛好看到報導,才知道藺編這個文化
: 苗栗人都知道嗎?
: 想到有次去苗栗玩,計程車司機說:這裡都只剩下老人了
: 似乎青年外流是很多地方的問題
: 不過看到有年輕人回鄉創業、扶植傳統文化
: 而且有想到當地人,和他們合作,不是自己做自己的
: 覺得很有感觸
: 自己現在在台北工作,卻也沒想過要為家鄉做什麼...
: 覺得可以多多支持這種獨立小店
: 分享給大家
其實有留意臺灣真善美或是商周的媒體,
對於廖怡雅在藺草上的付出是不陌生的。
前些年甚至在苗栗板也公開徵求汰換下來的
辦公傢俱,只要有就找人去運回苑裡張羅
工作室,沒去留意後續,看到後來採訪的插圖照片,
應該也沒太多改變。
我覺得她厲害的地方是持續不斷的挹注熱情,
從臺南女中畢業,要到苗栗市之前對這個地方
是完全陌生,甚至徬徨不知如何安排,當時不若
現今在手機面板上滑一滑就能找到資訊,
無名小站的個人部落格上頭更是一般的"絮語",
她在創意設計領域上頭,個人覺得能讓人自嘆弗如之處,
就是徒手插畫能力,當時彎彎的插畫尚未展露頭角,
個人認為她跟彎彎那類的畫家能力是很相近的。
我們這些旁人是無法理解南女為何要爭取藍短褲,
她對一件逐漸勢微的產業的專注與熱情,就如同
南女要在校園內脫裙子秀藍短褲一般執著。
配合青創的推動,參與過幾場講座,譬如掌X穀X、鮮X坊...,
那些創辦人的言談都離自己很遠,而廖怡雅將整個生態系統
重新排列組合,再配合外在環境的改變(沒了無名小站但有
臉書與粉絲團平台)、有青創募資的平台與路演,如今的廖怡雅
沒了女高畢業生的文青仙氣,在平媒照片上多了幾分務實的歷練,
有許多聯大人把下鄉的作業都當成湊學分繳出去,而她能這樣
一步步劈開一條小徑容自身通過,並且帶動生態圈,是讓我們
這類閱聽人敬佩之處。
她的無匠氣插畫,才是她在設計領域的強項,
如果她能找回當年的文青風格,在這個網紅世代
應該就像熱刀切奶油那般輕鬆。
作者: Lalef (Lalef)   2019-09-06 13:04:00
聯合大學嗎?有下鄉的作業噢
作者: owlcity0928 (owlcity_0928)   2019-09-07 07:31:00
作者: oldchi (Mua)   2019-09-10 09: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