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覆巢: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反駁 (上)文長

作者: usnavyseal (usmarine2008)   2022-04-09 00:56:17
覆巢: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回應 (上)文長
Broken Nest: Deterring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
前期重點: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去年底發表論文,建議台灣避免中國侵略,造成美中在台海爆發大戰,
台灣應強烈向中國表示,若遭解放軍侵略將立刻摧毀台積電所有設施,讓中國忌憚攻打台
灣造成的損失,打消進攻念頭。
https://tinyurl.com/ycxydtv6
原文:https://tinyurl.com/mvcek6du
台灣學者的回應:自毀產業嚇阻入侵 焦土戰略絕不可行
「此外台灣對於大陸來說,其所具價值絕對不僅限於半導體產業,而且就台灣各項產業所
具備本事來說,亦不僅限於產製半導體。從兩岸貿易往來過程可以認識到,大陸透過建構
商業貿易關係,就可以獲得其所希望獲得之產業商品。就算目前基於國家安全考量,對大
陸採取出口管制之高科技產品與技術,亦非刺激大陸追求國家統一之驅動因素;因此將北
京對台動武定位成盜賊入侵,覬覦台灣高科技產業,確實是對整體產業關係沒做好功課,
所以判斷會如此白目。」
https://tinyurl.com/2p9yhnmx
Broken Nest 翻譯成覆巢或徒勞無獲
Deterrence by denial 拒止性嚇阻
為防守方發揮對抗武力,藉由「拒止行動」阻絕敵軍,讓入侵者意識到,可能在攻擊行動
中遭全力抵抗,導致挫敗、付出代價的風險,因而不敢輕易發動攻勢
Deterrence-by-punishment 報復性嚇阻
強調進攻勢必會遭受報復,來達到嚇阻效果的戰略
Cost of restraint: 約束成本
本文開始
原文:https://tinyurl.com/2p5wzejn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Paramter 52期春季版
Eric Chan 前美國空軍顧問
“Broken Nest”,這種焦土戰略嚴重誤解中共統一的原因和台灣的國內政治生態,不但
不會阻止中國,反而給送大禮給中共統一的大外宣。
Broken Nest的策略有三大問題
1 拒止性嚇阻被導致軍備競賽
雖然近幾年美國重視台海安全和加強對台的軍售,但解放軍早在幾十年前開始擴張軍力。
自90年代中期,解放軍的預算每年都有雙位數成長,而美國則忙於反恐戰爭。在親中馬英
九的政權下,台灣的軍力大幅萎縮。
中國把握了「黃金戰略期的機會」(大約2002-2020),解放軍獲得了高幅度的預算增長
和測試灰色地帶戰術的概念。 當時的測試灰色地帶戰術,現在已被用來對抗台灣。
例如2010年中期,把闖入航空識別區當作一種政治威嚇手段, 測試日本自衛隊。
在南海,中國整合了海警、海軍和海上以「包心菜策略』投射軍力,對抗菲律賓和越南。
這些都發生在中美打交道的年代,同時中英關係正在討論一個如黃金年代的貿易協定。歐
盟正討論取消天安門後的武器禁運。這段時間,大環境對中國特別有利。
美國或台灣企圖恢復拒止性嚇阻不太可能導致全面軍備競賽,因為中國早就開始軍備了。
2 習近平侵入台灣的原因 :增加約束成本
Broking Nest的作者提到 ,台灣的個人意識離中國越遠,使中國的對台束成本提高。
中國的大外宣用這個論點,來為合法化侵略性的灰色戰術和各種反分裂法。台灣的國內政
治證明這項論點是錯誤的。
台灣的政治氛圍傾向於維持現狀。
解放軍的大規模擴張所帶來的威懾,使維持現狀的主張隨著時間變得更加真實。
過去20年,民進黨 (名義支持台獨的政黨)越來越傾向於維持現狀。
2008年的候選人,謝長廷比過去的陳水扁更溫和。
2012年的候選人,蔡英文依舊更溫和。
雖然往後的大選取得了大勝,但還是以溫和的路線執政。
如果中國沒有強硬的鎮壓2019的反送中遊行,主打經濟和親中的韓國瑜很有可能會當選
不可否認,台灣民眾逐漸走向以台灣為中心的身份認同,但同份民調也顯示了,87.4%的
台灣人支持維持現狀。
中共的政策開始改變,從以前的經濟誘惑,到現在的灰色地帶的脅迫,如香港和新疆,習
近平證明了以鐵拳取代溫柔的方式是必要的。
在鎮壓香港和新疆前,共產黨沒遇到任何嚴重的威脅。
習近平眼中的約束成本是,任何挑戰不管多小都無法接受。
因此,Broken Nest提到的降低中國的約束成本對中共沒用。
中共唯一的讓步是,美國放棄台灣,和台灣同意與中國統一。
3 中共對台灣意圖的誤解
Broken Nest中的焦土戰略是,摧毀台積電和中芯半導體和撤走台灣高科技人力。
對中國來說,台灣的戰略價值是政治上的,跟經濟無關。
Broken Nest提到,二戰中,瑞典威脅納粹德國摧毀國內鋼鐵產業,這是個錯誤的例子,
當瑞典同意出口鋼鐵給納粹後,兩國變簽署了和平協議。
對習近平來說,半導體最多是他的次要問題,雖然重要,但不是中國經濟中最核心的部分

中芯比其他半導體落後,導致中國無法成為全球供應鏈一大成員。
因此,Broken Nest的策略,摧毀台積電和中芯半導體,沒有太多的效益,特別是兩岸戰
爭的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或台灣的半導體封鎖。
事實上,中國持續發展兩棲作戰,準備「全押」,不惜任何經濟成本佔領台灣。
同時要考慮台灣如何解讀來自美國的建議,當你要他們自毀最有價值的產業。
這個建議暗示著美國覺得台灣沒救了,美國不願意為區域夥伴而戰,反而專注在撤走台灣
高科技人力。
一旦美國空軍開始撤走高科技的人力,台灣人和軍隊的民心會徹底地瓦解。
台灣的總統會立刻下台,中國也會有大外宣會開始宣傳 「邪惡的台獨分裂分子」準備炸
毀台灣產業,中共試圖保護台灣人民的生計。
Broken Nest 還提到一些反制措施。
台美反入侵運動支持下,在台灣的游擊戰會起到一些作用,但戰後無法嚇阻中國的武警。
他們對抗議團體有幾十年的經驗,從過去的集中營,到現在的AI人臉辨識和生育控制。
美國的制裁和政治抵有一些嚇阻的作用,但如果台灣淪陷,這些行動將被嚴重削弱。
如果台灣淪陷,則證明了中國的力量已經超越美國,美國的意志力已經崩潰。
這些威脅一直都存在。
中國製造2025的政策、全球稀土供應的壟斷以及近期國內的意識形態整治,
都顯示中國共產黨意識到美國可能施加的經濟政治壓力,並且已經在實施緩解措施。
最後同意Broken Nest的觀點,傳統的美國拒止性嚇阻來保衛台灣正在削弱,報復性嚇阻
更有說服力。
我也同意他們提到,中國的戰略思想「強調局部戰爭的可能性和運用,為領導者帶來有利
的政治資本」但我必須說,對中共高層來說,中印,和中越戰爭不是政治上的失敗,而
是值得效仿的成功案例。
單靠經濟上的嚇阻完全不夠,中國不在乎 「亞洲鄰國的憤怒」,因為中共將鄰國視為朝
貢國,遲早會落入中國經濟的統治之下。
在沒有美國軍事行動下,它也不擔心暫時的經濟中斷。
中國領導人認為,他們現在擁有政治和經濟工具來回應不滿的聲音,特別是如果他們能
向民眾保證,這些舉措是中國統一和打破美國戰略抵制的必要犧牲。
有充分的理由顯示,自 2012 年上台以來,習近平不斷告誡中共幹部要承擔更多風險,接
受鬥爭作為中國民族復興的必走之路。
如果美國的目標是阻止北京入侵台灣,那麼我們應該尋求威懾中共。
美國高層應明確地表示,在沒有挑釁前,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將被視為中共大幅度改
變當前的 「兩岸關係」,全面挑戰美國力量,消滅一個民主夥伴,瓦解美國在西太平洋
的存在,顛覆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 。
針對這種存亡的挑戰,美國需展示其摧毀中國侵台艦隊的能力,同時系統地將中解放軍粉
碎。
只有到這麼做,中國的經濟破壞才會變成無法解決的政治動蕩。
簡而言之,美國必須迫使中共考慮,入侵台灣不是一場有限的戰爭,而是一場全球性的長
期戰爭,可能威脅到中共的政權和政治局常委,全部只為了習的傲慢。
這才是嚇阻。
嚇阻不是告訴我們的合作夥伴,我們準備幫助他們摧毀一個他們在國際舞台有經影響力的
產業。
心得:
這個很美國鷹派的說法,跟川普的政策類似,而且把中國的把戲看透了,很喜歡他的作法
,真心保護台灣。
他之前還提到大規模無人機消耗中國飛彈,氣死了央視XD
https://tinyurl.com/2bhypafr
(後面Broken Nest的作者有回應,我下次再發文。)
作者: BigLargeBoss (TofutheBigBoss)   2022-04-09 01:47:00
推這篇 自毀那篇根本沒有了解台灣對中國的意義,本質上就是不可分割,有沒有台積電一直都不是重點某a 的言論讓人不知道是真的沒讀書還是反串啊既然都問誰有錢了,不如你回答美國有錢還是中國有錢吧
作者: sunnydragon7 (香腸)   2022-04-09 12:58:00
新美國安全中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