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ravda (真理報)》之銘言:
: 原文來源:
: https://reurl.cc/ErQzpR
: 原文摘要:
: 主要的內容是 一國土防衛軍的 連排長自開戰以後
~~~~~~~~~~是志願性質的民兵組織。
至於我國後備動員制度中的相關守備旅不是被動員的後備役可以volunteer說不願意被分派
的。
: 被編為一個120規模的獨立營 步槍連,擔任連長
: 他們的受訓時間是半小時
: 每人AK47射30發子彈
~~~~~~~~~~~~~~~~~~
: 「不能再打更多,因為太貴了」
: 隨後先被調往 利沃夫,然後派往頓巴斯的 盧甘斯克州
: 這時連上已經有幾十人因為拒絕戰鬥的調派,被送監了
: 最後在 利西昌斯克 集結,被派往 托什基夫卡 駐守
: (某些消息顯示於 05/26前 托什基夫卡 已被俄軍攻佔)
: 他們得知確實駐紮地點時大吃一驚
: 因為一開始是被告知守備地點是在非前線的後方
~~~~~~~~~~~~~~~~~~~~~~~~~~~~~~~~~~~~~~~~~~
你確定烏克蘭軍方說(保證)的是讓他們「永遠、只」守衛「後方」,或是通知他們「一
開始」前往的地方(至於「以後」會不會調往其他地點,是軍事指揮體系的上級裁量權)
?
: 駐地主要是森林邊緣的塹壕或建物的地下室
: 戰事初期似乎還過得去
: 平均三、四天就能輪替回 利西昌斯克
: 一般來說補給也算順暢
: 但最近數週變成需待上一星期甚至兩星期
: 且隨著俄軍的轟炸與砲擊,補給瀕危
~~~~~~~~~~~~~~~~~~~~~~~~~~~~~~~~
: 甚至每人每天只能吃一個馬鈴薯
~~~~~~~~~~~~~~~~~~~~~~~~~~~~
: 兩天才有一次飲水供應
: 而作戰的過程
: 他們排級武器除了步槍手榴彈以外
: 只有一把沒人受過訓練使用的 RPG
~~~~~~~~~~~~~~~~~~~~~~~~~~~~~~
: 「我們十五個人至少需要四把才對」
: 初期,他們的連英勇戰鬥,屢挫俄軍攻勢
: 透過埋伏與襲擊,殲滅許多俄軍及裝甲車
: 但到了後期,俄軍改以多管火箭和迫擊砲轟炸
: 「用重武器削弱我們時,我們根本無能為力」
: 其實烏軍後方陣地也有坦克、大砲和迫擊砲來支援前線部隊。
: 但是當坦克或砲彈發射時,俄軍會用多管火箭進行反擊
: 首當其衝就是他們暴露位置的連駐地。
: 而他們的連上因為沒有配發無線電,根本無法回報。
~~~~~~~~~~~~~~~~~~~~~~~~~~~~~~~~~~~~~~~~~~~~
: 他們也遇到俄軍使用白磷彈
: 「彈頭在 30 到 50 米高處爆炸,然後緩慢下降,燒毀一切」
: 應對的方式則是
: 「一杯水,一塊布摀著嘴巴」
: 但他們的連排長還是決心戰到最後也是要殉國
: 許多連上的人有 PTSD,但是和傷亡一樣都是保密的
: 大多數死亡是因為受傷的士兵沒有足夠快地撤離
~~~~~~~~~~~~~~~~~~~~~~~~~~~~~~~~~~~~~~~~~~
: 通常要等待長達 12 個小時
: 才能被運送到24公里外的 Lysychansk 的一家軍事醫院
: 有時不得不用擔架抬著受傷的士兵步行3公里才能找到車
: 而分配給連上的兩輛車從未看到,都是總部的人在用。
~~~~~~~~~~~~~~~~~~~~~~~~~~~~~~~~~~~~~~~~~~~~~~
: 到最後連上對上級越來越失望。
: 推薦的 12 名授勳,其中 2名還是陣亡的 申請未獲批准。
: 營長還要求他派20名士兵到另一條前線
~~~~~~~~~~~~~~~~~~~~~~~~~~~~~~~~~~
: 這表示他不能把他的人從 托什科夫卡 輪調出來時
: 連長直接拒絕了命令。
~~~~~~~~~~~~~~~~~~
: 而在 托什基夫卡 待了兩週輪調回 利西昌斯克 的總部
: 就是最後一根稻草了
: 連長發現營長和本部在沒有通知他的情況下開拔到了另一個城鎮
~~~~~~~~~~~~~~~~~~~~~~~~~~~~~~~~~~~~~~~~~~~~~~~~
: 帶走了食物、水和全部給養。
: 「沒有給我們任何解釋」
: 「我認為我們被派到這裡只是為了填屎坑」
~~~~~~~~~~~~~~~~~~~~~~~~~~~~~~~~~~~~~~
: 「沒有人關心我們的生死」
: 於是,這個連長牙起來後,帶著連上的幾名成員
~~~~~~~~~~~~~~~~~~~~~~~~~~~~~~~~~~~~
: 開車 95公里到達後方的 德魯士科夫卡
~~~~~~~~~~~~~~~~~~~~~~~~~~~~~~~~~~
: 在飯店住了幾天
: 華盛頓郵報也是於此時訪問該連成員
: 「當我們睡在沒衛生的地下室,床上都是老鼠時」
: 「這是我的弟兄在這個月洗的第一次澡」
: 但訪問後,烏克蘭軍事安全部抵達飯店,
~~~~~~~~~~~~~~~~~~~~~~~~
: 指控 排長和 其他成員擅離職守
~~~~~~~~~~~~~~~~~~~~~~~~~~~~
: 關兩天禁閉
~~~~~~~~~~
: 連長直接被拔掉,被關押在 利西昌斯克 基地,前途未卜。
~~~~~~~~~~~~~~~~~~~~~~~~~~~~~~~~~~~~~~~~
: 但這個連長其實一直堅持回前線戰鬥
: 「我們已準備好戰鬥,我們將繼續戰鬥」
: 「我們將保護我們國家的每一寸土地」
: 「只要有正確的調度和有意義的命令」
: 「我們向烏克蘭人民宣誓效忠。我們正在保護烏克蘭」
: 「只要我們還活著,我們就不會讓任何人進來」
: 此時,這個滿編120人的連,因 死、傷、逃
: 只剩54人
: 華盛頓郵報 向 營長詢問確認,只有簡短的回訊
: 「沒有這個連長,部隊還是會保衛國土」
: 軍方的發言人則直接拒絕答覆
~~~~
: 盧甘斯克省地區 戰爭管理局 局長 謝爾希·海戴 說
~~~~~~~~~~~~~~~~~~~~~~~~~~~~~~
: 「戰爭讓人們崩潰」
: 「許多志願者沒有接受過適當的培訓是事實」
: 「因為烏克蘭當局沒有預料到俄羅斯會入侵」
: 但他堅持認為所有士兵都得到了照顧
: 「他們有足夠的醫療用品和食物」
~~~~~~~~~~~~~~~~~~~~~~~~~~~
: 「唯一的問題是有些人還沒有準備好戰鬥」
: 而最近分別傳出
: 被圍困在 北頓涅茨克市 附近的
: 第 115 旅第 3 營的一個排(此局長助手有證實)
: 「表示他們將不再戰鬥」
: 「因為缺乏適當的武器、後方支持和軍事領導」
: 「我們被送死了」
: 該 旅還有其他 營單位也有上傳類似影片
: 烏克蘭軍方在他們自己的公開播放中反駁了防衛軍的說法
~~~~
: 「那些逃兵擁有戰鬥所需的一切」
: 「他們以為只是來爽的」
: 「這就是他們擅離職守的原因」
: 心得感想:
: 這場戰爭的爆發,確實是出乎烏克蘭當局的意料之外
: 原先正規軍的規模就不大,
: 扣掉防禦基輔和重要據點
: 加上初期的戰事想必也損失慘重,人手缺乏
: 對指揮部來說,有人可以填線確實是當務之急
: 盧州 其實對總部也是雞肋的存在
: 四戰之地,但政治上不方便直接棄守
: 就直接用「可消耗」單位去填
: 精銳部隊應該是要留著在高價值行動用
: 其實這個連也算是盡忠職守
: 而連長牙起來,但沒寫明的原因
: 應該是那個營長和營部轉到相對安全的地方
: 卻沒通知他們,有點被拋棄的感覺吧
這位連長的單位除了屬於territorial defense forces以外,性質還是volunteer的而不是
法定徵召的。如果像是我國的後備役戰時動員,是屬於法定徵召,也就不是民兵性質。
烏克蘭軍方高層或許做得「不夠好」,但也沒有明顯違法(對於該國「國軍」不提供基本
後勤)的地方。詳見後幾段之中會說明。
用具體化的情況比喻。在烏克蘭遭到俄國侵略之時,烏克蘭並無被動員義務的免役人士,
基於愛國心,也組織了志願者團體要協助烏克蘭正規軍戰鬥。以下情節經過當然是假設,
但情節進展也在情理推測之中。
就此愛國群眾的報到當志願軍,軍方當然也樂見其成!但是那個但是,資源有限,大概不
可能任何張三李四拉了一夥人向軍方說要抵抗侵略者,軍方就配給他們充足的彈藥、通信
、軍火裝備。所以這個志願者「連長」說他們單位在實彈射擊受訓時只能練30發子彈、且
不是每個人都配到無線電、一個排只有一副RPG...。(這好像也不難想像)
再者,此連長也在報導中沒有澄清,這些志願者「怎麼跟軍方說『報效國家是指在後方、
絕不接受到前線』」的?甚至依照社會經驗,這種話他們也說不出口,只能期待軍方有「
默契」不派他們上前線。只是看來長官一根筋,後來愣是「沒默契、不長眼」派他們上前
線,他們也只能摸摸鼻子上了(如果他們一開始有講明,那麼軍方等於強逼他們,他們直
接表示即刻退出不當志願者不就行了)不然在當初可能聽他講得慷慨激昂的親友前丟臉。
所以,「竟然派志願者去前線」、「派去前線,竟然不將輪調回後方的週期多多縮短」的
部份,烏國軍方沒什麼好被苛責的。
而且正因為資源主要在烏國正規軍(professional force)那裡,所以配給前線志願軍(
volunteer force)的各種資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