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提升戰略運輸能量 美研發「翼地效應」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2-06-05 21:17:33
原文來源:
青年日報 6/1
提升戰略運輸能量 美研發「翼地效應」水陸兩用運輸機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504846&type=vision
概念圖:
https://i.imgur.com/3fpdDCN.jpg
原文摘要:
五角大廈「國防先進研究計畫局」(DARPA)正以「自由運輸機」(Liberty lifter)為
代號,研發一款利用「翼地效應」(WIG)技術的水陸兩用運輸機,用以突破跑道環境限
制,直接在近岸起降,強化美軍空運投射能力。
 預計5年內 讓原型機升空
 軍聞網站「Breaking Defense」5月27日報導,DARPA已發布「自由運輸機」的資訊需求
書(RFI),將之定位為「長航程、低成本」的水陸兩用運輸機,並要求新機種採「翼地
效應」技術,藉由超低空升力,在島嶼近岸與港口淺水區域進行短場起降;預計今年夏季
進入下一階段競標,提供兩家廠商實際設計合約,5年內讓首架原型機升空試飛。
 雖然「自由運輸機」只是概念,頂多只有畫家筆下的想像圖,但DARPA已提出初步設計
需求諸元,包括最大起飛重量為270噸(與C-17運輸機相當)、能在5級海象(sea state
5、浪高約4公尺)環境下起降、內部空間須能容納2輛「兩棲戰鬥載具」(ACV)或6個20
呎標準貨櫃,且單機成本不得高於1.7億美元(約新臺幣49.8億元),約為C-17單價的一
半。
 報導說,「自由運輸機」構想頗具前瞻性,如何克服環境對「翼地效應」技術的限制,
將是研發成敗關鍵。DAPRA專案主管瓦蘭表示,若採用先進感測器與擴大機翼面積設計,
應有助於克服離島複雜地形與飛行高度等相關技術挑戰,並大幅提升美軍後勤支援能力,
促成當代空運任務型態的「革命性變革」。
心得感想:
翼地效應,最典型就是蘇聯的「裏海巨怪」(正式名稱KM, Korabl Maket) 以及MD-160
。詳情可看本板另一篇:
[新聞] 俄羅斯MD-160地效飛行器 最後一趟旅程 (#1VB3m-SV)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596734526.A.71F.html
沒想到DARPA再度重拾這個構想,然而也是要面對同樣的問題:
「如何克服環境對『翼地效應』技術的限制」
需求已經限定要在5級海象(sea state 5、浪高約4公尺)環境下起降...
不知會是哪兩家廠商出來競標?
作者: BigLargeBoss (TofutheBigBoss)   2022-06-06 21:42:00
尼塔特那種太不現實了,不可能每趟任務都是預設要摔飛機的在盟友海域用船就可以了吧,翼地效應機目標大概是比運輸機載更多同時比船艦更快速,甚至能在低空或海面空投之類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