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烏俄戰爭有一些啟發,以下一些想法。先講結論:
1. 現有配賦旅級的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應該打散直接配給個聯兵營/步兵營(以下統稱聯兵營)
2. 旅屬砲兵在雷霆兩千的導引火箭服役後,全部換成雷霆兩千
3. 現有各聯兵營下的120迫砲裁撤,全部集中起來供未來義務役組成的迫砲營守備灘頭和重要地帶用
I. 管式火砲的問題和解方
為什麼說臺灣的管式火砲生存率太低呢?因為列放及撤收時間太長,射程太短,缺乏數位化,相對於導引火箭容易被反砲兵雷達定位,戰時還有可能被干擾通訊而無法發揮作用。這些問題,有些短期內可以靠數位化商規解決方案來處理(例如類似烏克蘭用的GIS Arta系統),但不太可能徹底解決,所以要另闢蹊徑
類似的問題,烏克蘭人的做法是分散砲兵並採用GIS Arta分配目標,避免同時被無人機捕捉定位,採用星鏈避免通信被干擾,後期再加上引進HIMARS,以導引火箭的遠程優勢反擊。臺灣要怎麼做?
GIS Arta或類似的系統不是問題(甚至直接找英國人要也不見得做不到),但是通訊會被干擾是一大問題。不用想星鏈一定能用。經過這次戰爭後,中國要動手前一定會想辦法癱瘓星鏈。另外,應付反砲兵也是問題。要避免被偵測,要嘛就是射程拉長,要嘛就是乾脆靠近目標一點,用比較低伸的彈道避免被雷達偵測。
整個推論到最後,最直接實際的解決方案就是直接把原本旅屬管式火砲打散直接編到聯兵營去。優點如下:
1. 又要分散運作,又要接近目標並跟著聯兵營跑,又要有足夠保護,編進聯兵營是最快的方法
2. 在GIS Arta之類的系統下,太過集中的管制沒有意義,反而打散之後能讓各個聯兵營保有通訊中斷後的火力支援能力
3. 進一步講,未來聯兵營引入旋翼無人機後,遠達20km的偵搜卻沒有可以配合的武器滿奇怪的;退一步講,萬一中遠程無線通訊被壓制,只能用有線或短程無線通訊的情況下,編進聯兵營是比較實際的選擇
II. 旅屬砲兵全面採用雷霆兩千及導引火箭
前面提到,要應付反砲兵,除了拉近和目標距離外還可以拉遠距離,而導引火箭正是做到這點的關鍵,因為要距離遠又要打得準,非要導引武器不可。同時,導引火箭能做到一件管式火砲做不到的事:發射後改變彈道以混淆反砲兵雷達反推發射點的計算,這對砲兵生存極為重要(烏克蘭的HIMARS就靠這招躲避反砲擊)
雷霆兩千無法持續進行火力支援,但這不是問題,因為基本上沒有任何火砲能在臺灣這種高強度的戰場持續進行火力支援,那麼做很快就會被捕捉和消滅。反倒是,在這種情況下火力投射量受限,要提升火力的殺傷效果就只能往導引武器化走。導引火箭的導入非常重要
III. 無導引火砲的運用
前面提到導引武器的效力,那無導引火砲呢?在臺灣的環境下,除非用在濱海地帶等特定區域,否則無導引的砲兵火力會受到很多限制。就算是相對較準確的155榴砲,CEP以千分之3計算,14公里外仍可偏差達42公尺,這對本土城市作戰很可能是無法被接受的。
反過來說,濱海地帶等特定區域是另一個考量:很可能登陸部隊上來了,但是被擋住在灘頭陣地或需要再補給,而這可是這是打登陸軍的最佳時機,就算砲兵會死很快也得要上。能夠買到足夠的多管火箭直接把中國的登陸部隊消滅在灘頭當然最好,但未來隨著中國登陸能力增強,可能很難。
這種情況下,如果可以有一些可以消耗的砲兵部隊,像是義務役組成的迫砲單位,可以在我方單位總攻前投射大量火力,壓制對方陣地,那在預算上是臺灣可行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