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eon (Achilles)
2022-08-13 02:36:54※ 引述《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之銘言:
: 推 ryannieh : 實際上,用多管火箭反而可能還有助改善後勤。你用 08/12 16:57
: → ryannieh : 管式火砲打10個目標,可能要動員一整個營的砲兵打 08/12 16:57
: → ryannieh : 上三四百發砲彈才行,用多管火箭一台車加上導引火 08/12 16:57
: → ryannieh : 箭就搞定了,那個戰時比較消耗後勤很明顯 08/12 16:57
: ==
: 這種就是幻想派的
: 自從義務廢除後,台灣年輕一代對軍事的瞭解除了電影可能就是網路
: 然後就會出現很多神奇的想法
: 因為看到美軍在世界各地作戰,就會認為國軍也應該要那樣
jobli 兄, 消消氣啊.
中華民國陸軍是一個很大的組織, 每個人的經驗不盡相同
沒有去現地操作過就只能看網路想像
取消義務役之後, 想像就會離現實越來越遠
: 回到砲兵,會說要解散併入步兵營就知道這個人根本不懂砲兵
: 砲兵是打點嗎?
: 當然不是啊,包含迫砲追求的都是火制陣面
: 修正後,直接效力射,155下去就是足球場了,打的就是敵人的散兵和高價目標
: 在那認為砲兵是用來精準射擊的,說白了,不是電影看多了,就是軍盲
: 真的以為烏克蘭自己就能有那些能力?
我認真的回答你: 很多不懂細節的人真的以為烏克蘭自己有這能力.
但是有去過部隊 (其實不用, 有在外面工作帶過專案就應該知道)
烏克蘭一個月就能訓練出砲兵部隊?
還是整個更換裝備 - 從蘇聯時代的換成美造武器?
整個情報/觀通, 完爆對面的蘇聯老大哥?
烏克蘭整件事情, 其實是美國人在後面打的.
: 先搞清楚,台灣作戰的方式和環境,再去看看國軍裝備和戰術的年份
: 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這個要有看過固安計畫, 或是打過漢光的
才能理解各個階段的意義 (雖然這些聽起來很陳舊)
如果要從歷史戰役, 可能.. 1944年諾曼地登陸比較接近吧?
只是台灣的防衛縱深又更短了
: 對了,沒法子接受陸軍除了陸航這種特科外,基本上來說就是二戰和袁世凱小站新兵的年代
: 硬要覺得是一支志願役滿編,裝備和戰術先進的人,你自己作夢就好了
: 三信心的人可以來討論,如果要作什麼政治審查就不用了
我前陣子看了本回憶錄: 被遺忘的士兵 (The Forgotten Soldier)
男主角和好朋友自願加入大德意志師, 然後送去加強訓練 -
結果那個訓練竟然有反裝甲!
士兵躲在壕溝裡, 戰車從頭上開過去,
然後要趁空檔把反裝甲手榴彈堪在戰車上面.
看完之後, 我深深地感到羞愧:
中華民國陸軍少尉的訓練, 還比不上 80 年前的一個二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