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國際的長文,寫得非常詳細,主流媒體確實幾乎都見不到類似角度的報導。
想不到七月時立法院長訪歐之行,還順便讓台灣捷克檯面下的軍事交流,露出了一點小小的
火光。
真有後續的話,期望台灣可以先從採購捷克的軍規載台開始(這也是台灣最欠缺的弱項之一
),
未來或許還有機會進一步引進捷克的輪型自走砲?
當然台灣捷克的軍事合作,中國是最大的阻力,
其他歐洲國家甚至美國的態度也是變數,一切都才剛剛開始,也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
https://bit.ly/3cTNu4H
捷克是台灣的新戰友?
抗中友台戰略下的台捷軍事合作
文/徐曉強
台灣與歐洲國家的關係不斷深化,而在長年以來官方與民間極力拓展的經貿與文化交流之外
,如今軍事合作也成為了雙方關係發展的著力點;其中,捷克在與台灣國會議員團互相參訪
之後,軍事交流、軍購、乃至軍用機電系統研發合作的可能性浮上檯面,成為未來台歐關係
值得關注的其中一個觀察點。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長久以來主要的軍事合作對象都是美國,多數武器也都和美國購買,為
什麼現在台灣突然會想和捷克進行軍事交流呢?若兩國確實展開軍事合作,預期將合作什麼
項目?過程中又可能會面臨哪些阻礙呢?
時間回到今年七月底,台灣立法院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捷克,在門口掛著中華民國國旗的捷
克眾議院發表演說,象徵過去兩年台、捷兩國逐漸升溫的友好關係再深化,更被視為台灣在
歐洲的重大外交突破。
而就在訪問團拜訪捷克期間,今年——也是第一個——在台設立辦公室的歐洲智庫「歐洲價
值安全政策中心」(European Values Center for Security Policy,EVC)主任楊雅嚳(J
akub Janda)發表推特貼文表示「大消息:捷克國防部副部長科佩奇尼(Tomá Kope n
y )接待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TW-DIDA)率領的台灣國防產業代表團。捷克想要跟台灣
有更多國防合作,EVC提供協助。」推文最後也提到TW-DIDA和捷克台灣商會簽署了合作備忘
錄。
▌經濟上,台、捷國防產業需求互補性高
雙邊關係升溫、政治大環境上時機成熟,是台灣和歐洲國家進行軍事交流的先決條件,但為
什麼是選擇和捷克、而不是和其他國家合作呢?曾經賣過台灣戰鬥機、軍艦的法國難道不是
更好的對象嗎?探究這背後的主要原因,或許是因為台、捷國防產業都有升級需求,而且雙
方需求剛好也互補性極高。
現代武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一個電子設備,無論是陸、海、空武器,除了火砲本身作為硬
體,還有要電子軟體系統輔助控制,才有辦法精準、即時地打擊目標。而捷克傳統上擁有優
秀的武器產製能力,如果能夠搭配台灣隨著電子科技業發展培養出來的機電整合能力,則雙
方的國防能力都能近一步獲得提升、發揮加乘效果。
擁有豐富的煤礦資源,捷克所在地區自奧匈帝國時期就是歐洲重要的軍火生產地,其軍火工
業長期下來累積了很多武器設計、研發和製造的技術跟經驗,因此不管是輕武器、雷達,或
是坦克、軍用卡車、教練機等,捷克產製的武器都曾風靡一時。
但冷戰結束後,因政府政策、國際情勢轉變和科技進步快速等因素,捷克軍火工業規模大幅
萎縮,漸漸被歐洲、韓國、中國、澳洲和以色列等國超越。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SIPRI)的統計數據,若以過去
五年武器出口的總金額進行世界排名,捷克已經落到第23名,甚至排在挪威、巴西、南非等
一般人不會跟軍火產業聯想在一起的國家之後。
因此從捷克的角度來說,如果能在自己精良的武器上搭配台灣專精的機電系統,或許就能重
新找回它軍火工業昔日的光輝。
反觀對台灣而言,除了和美國、法國等軍火大國購買武器外,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價格便宜
且品質優良的武器選擇,最好是還能夠協助我們發展各種武器自製、建立國防自主的能力,
在這樣的考量下,捷克就成為台灣一個非常適合的潛在軍事合作對象。
捷克武器相較歐美等大國便宜、品質精良,輕武器如CZ-75手槍、蠍式衝鋒槍、ZB-26輕機槍
和CZ-805突擊步槍等,都是國際知名的槍款。另外,火砲、軍用重型車也是捷克的強項,如
果能藉由捷克獲得台灣需要的武器和武器製造技術,無疑可以幫助台灣國防實力大幅提升。
▌從武器買賣到共同研發?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在與筆者訪談時曾說,兩國進行軍事
交流時,「(武器)品項的選擇是一門藝術」,過程中需要考量非常多的因素,例如:國際
政治、國防預算、國防戰略需求和未來合作方向等。台灣其實有能力自己研發很多武器,但
花時間也花錢,外購武器有時可能反而更便宜、更省時,需要思考的是:在國防預算內,購
買什麼樣的武器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國防能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輕武器外,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戰略學者何澄輝表示,「輪式自走砲」
和火砲的「載台」,可能會是台灣有意從捷克購入的優先項目。「載台」簡單說就是火砲的
載體、底座,越精密、強大的火砲,就需要越好操作、越堅固、機動性越高的載台做搭配,
而這一直都是台灣武器自製的罩門。
台灣隔海面臨中國軍事威脅,防禦型飛彈是國防產業研發的重點項目,中山科學研究院過去
也開發出多款防禦型飛彈,例如:天弓防空飛彈、雄風反艦飛彈、天劍防空飛彈和陸劍防空
飛彈等,但其中的陸射型飛彈卻面臨缺乏適合載台的窘境,像我國陸軍自行研發的雷霆2000
多管火箭系統,就曾經發生決定量產前、載臺來源卻遲遲未定的狀況,當時甚至一度改採操
作費時的拖曳式載台,先少量部署在外島前線充當應急手段。因此如果能順利從捷克進口火
砲載台解決相關問題,肯定能有效提升台灣國防實力。
其實2020年10月初時,捷克軍火公司「聖劍陸軍」 (Excalibur Army)曾到中山科學研究
院做自走砲以及6輪、8輪軍規輪車底盤的簡報,卻因消息走漏、受到中方施壓而打住,目前
沒有進一步消息。
未來,或許台、捷雙方也可以共同開發一款適合台灣使用情境的「輪型」自走砲。台灣目前
服役中、不管是自製或外購的自走砲,都是屬於履帶型的自走砲,這種類型的自走砲越野、
衝鋒能力強,適合在多變的地形快速推進陣地。
台灣公路網絡密集,其實也非常適合使用輪型自走砲,在道路上移動的速度會比履帶型還快
,零件不易耗損、好保養,而且重點是操作簡單,不像履帶式可能至少需要5人,輪式自走
砲可以將人力需求降低到3位左右。如果合作順利,台灣未來甚至有可能藉由捷克,外銷共
同開發的武器到歐洲,開拓新的軍火市場。
▌政治上,歐洲對中態度轉變
其實此次的合作備忘錄,並非台捷的首次軍事交流——早在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開、剛獨立的
1990年代,因為首任總統瓦哈維爾(Václav Havel)政治立場親台的關係,台灣曾和捷克
有過比較緊密的軍事交流,只不過礙於中國壓力,雙方也僅能從政治敏感度較低的航太領域
開始。
例如1996年,擁有空軍背景的台灣漢翔公司就曾向捷克出口約70具用於教練機的噴射發動機
;隔年,漢翔公司也和捷克的沃多霍迪航空工業公司(Aero Vodochody)合作,共同研發一
款單引擎的小型客機,該客機後來通過歐洲、美國航空安全單位適航認證,成為雙方合作成
功的一個早期案例。
不過隨著中國經貿、外交實力在2000年融入國際經貿體系後日益漸增,捷克新的執政階層把
與中國的關係看得比與台灣的關係還重要,因此台、捷雙邊軍事交流在過去20年左右都沒有
顯著突破。直到2020年,種種因素交互影響下,捷克、乃至於整個歐洲對中國的態度開始產
生根本性改變,替台灣開了一扇機會之窗。
2020年疫情爆發後,歐洲除了見識到中國的戰狼外交和經濟脅迫手段,也因為美國的關係,
漸漸認知到中國滲透對國安造成威脅。另外,中國先前承諾「一帶一路」中的投資計畫,也
被發現到頭來大多都是一場空。
最後,雖然歐盟趕在2020年底和中國完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但後來也發現中國其
實並非真心想進行公平貿易、遵守國際規範。這些因素綜合考量下,導致許多歐洲國家的對
中政策變得更加強硬、不怕中國施壓,也更願意和台灣進行實質交流,而捷克就是其中一個
。2021年新上任的捷克政府更直接在政府官方文件中,特別提到想要跟台灣加強合作,認為
台灣是捷克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
▌中國緊盯台、捷軍事合作
另一方面,台灣和捷克想要進行更緊密的軍事交流,需要考慮到的當然不只是兩國的利益,
還可能面臨來自美國、歐洲以及中國的阻礙。
對美國來說,首當其衝的是武器出口市場的損失,而且台灣如果將部分國防預算挪去買捷克
製武器、排擠到美國認為台灣更需要的武器,則可能會影響到美國對中國犯台的防禦計畫部
署。
但同樣根據SIPRI統計數據,2016-2021年這五年期間,美國對台軍售金額其實僅佔其總軍
火出口額的約1.6%,可能的損失極小,預算排擠的問題則可以藉由增加台灣整體國防預算解
決。加上過去也有美國東亞盟邦如日本(將與英國合力研發新型戰機引擎)、韓國(曾提供
底盤給波蘭研發蟹式自走砲)和歐洲國家進行軍事合作的案例,美國應該是會對台、捷軍事
交流樂觀其成,畢竟越多歐洲國家在台有重大利益,也可以減輕美國嚇阻中國犯台的負擔。
部分歐洲國家則可能是另一個台、捷軍事合作的阻礙。雖然現在歐、中關係不佳,但畢竟台
灣被中國視為其核心利益之一,未來不排除中國可能會將姿態放軟,對歐洲國家施以小利,
再透過與其較親近的歐盟國家,例如:德國、義大利、匈牙利等,藉由不同方式來施壓捷克
,屆時將考驗捷克政府的協調能力,台灣政府也應該思考能如何協助捷克不受其他歐洲國家
牽制。
最後,對這整件事最關心的非中國莫屬,如同先前提到2020年10月捷克軍火公司簡報遭洩露
的事件,中國其實一直密切關注著台灣和美國以外國家的軍事接觸。去年10月,中共官媒《
環球時報》英文版就發表了一篇評論,引用不具名專家說法,呼籲中南海高層必須注意民進
黨訪問捷克期間簽署的武器協議。
不過中國已經被捷克看破手腳,短期內捷克政府堅定抗中友台的立場不會也輕易改變。2020
年捷克眾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 Vystr il)訪台前夕,中國曾嚴厲警告捷克,表示如果
韋德齊訪台成行「將付出巨大代價」,但後來韋德齊在一場專訪中表示,中國其實並未採取
什麼懲罰行動,捷克官方機構也說議長訪台對雙邊投資項目的影響「微乎其微」。看來台、
捷軍事合作短期內應該是不會碰到太大的外力阻撓,雙方可以好好把握機會,藉機深化雙邊
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