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6647921
原文摘要:
國軍政戰(政治工作)制度建立多年。早期係蔣經國總結留俄經驗,師法前蘇聯紅軍的思想
、組織政治制度,加上我國在動員戡亂、抗戰、剿匪及播遷來台的實務經驗,首創軍中政治
工作;並以北投復興崗,成立政工幹校,作為國軍思想教育、官兵組織、監察保防與各項民
事工作的大本營。然而多年以來,隨著國內外政治環境的變遷,以及國軍本身的不斷改革,
政戰制度與實務工作,早已經歷不同階段與翻新,不可同日而語。
筆者出身政戰體系,從事政戰中、基層實務與業務工作多年,深知其開創性與限制性。
政戰制度有其功能,是軍事作戰當中的「好幫手」,如戰地政務、官兵組織、文宣作戰、戰
俘處理、官兵心理與眷屬服務等。但是,多年以來,也有其限制性;例如,隨著政治環境與
軍隊改革,政戰必須不斷地尋找、調適並摸索自身定位和未來,堪稱辛苦。
然而,只要從俄烏戰爭當中,即可尋得經驗。俄軍是政治工作的始祖,可是在烏東與烏南戰
線的占領與戰後接管,卻做得其糟無比;以致戰線被突穿,地方政制也必須依靠高政治性的
公投來決定。可以說,如果有成功的政戰工作(人員)來從事(輔助)戰場經營與民事工作
,結果將會大為不同。
反觀烏克蘭,雖然民心堅強、一意抗敵,卻在整體與軍事動員或組訓上有關的措施、步驟和
做法,付之闕如;以致即使有反攻作戰,靠的仍是「船堅砲利」、「砲火軍援」。如果有類
似政戰體系的投入,從事軍隊與整體環境的動員、民心士氣的維護和凝聚工作,情況也會大
不一樣。
有識者應可看出,傳統戰爭與現代戰爭在戰法、戰具、準則和思維上,雖然有所不同;但有
一點卻是不變的,那就是「看不見煙硝的戰爭」、「無形的戰爭和戰力」,仍然可以主宰戰
場,克敵制勝。在中外的戰史與軍事史上,都斑斑可考。
心得感想:
「看不見煙硝的戰爭」、「無形的戰爭和戰力」
原來政戰作用這麼強喔
烏俄戰爭有了政戰
兩邊都會不一樣?
那麼為何美國不用政戰?
軍事板也是一堆人主張廢除政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