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過一種說法,
比較俄系空軍在作戰/建軍理念上
與美系空軍的差異,不知是否正確
請專業的版友指正
按那個說法,俄系空軍每一架軍機,
都是獨立作戰個體,地面雷達,預警機等
最多只能扮演預警功能。可以提供作戰目標
來襲敵機的高度方位等,但實際搜索瞄準開火
還是要依靠戰機本身的雷達
所以俄系飛機必須要盡量做的性能更強
飛行員技術要練的更好。要更不怕死
因為一旦上天空,別人能幫的有限
大多只能靠自己
但美系空軍,個別的戰機只被視為整個作戰系統的一部分,整個防空作戰系統,可以包括
整個任務區所有軍機,乃至地面防空雷達,海上軍艦雷達等,這些偵測資料可以同步傳輸
到戰機電腦
戰機可以自己選擇威脅最大的目標開火、開火的瞄準工作可以由預警機,空中管制機等代
為完成
因此戰機可以在本身機載雷達盲區或是偵查距離外瞄準,甚至可以直接關閉雷達開火,避
免被偵測到,也因此,戰機只要電子裝備夠強夠先進即可,戰機本身性能,飛行員的技術
,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就因為這樣、在第五代戰鬥機到處亂飛的今天,美國海軍還敢用塑
膠蟲當主力
不知道這個說法是否正確!?還請版友指正
感謝
波灣戰爭之前算是相反,俄系很吃地面雷達與戰管將地面設施敲掉天空的飛機基本就是瞎子波灣戰爭之後俄系飛機比較重視電子了,但原本電子技術就強悍的西方則進階到戰系整合另外一點反映在科技樹上,美國模式喜愛開發新科技,連帶帶動相關上下游產鍊技術,優點是經濟規模大、蘇聯模式則喜愛用舊科技拉出高指標,MiG-25就用不鏽鋼跟真空管,直接對挑女武神跟黑鳥,優點是科技門檻低,缺點就是一旦累積久了,科技樹成長太慢,會被美國甩開幾百條街,1990年代之後,蘇聯就漸漸顯現這種劣勢了,到現在已現在已經是完全看不到車尾燈的狀態。
塑膠蟲說自己是四代,問題除了美帝那兩台,沒有其他國家沒有自力的真五代機啊!
航太科技這東西看民航就很清楚清楚 俄國軍用機必得採用本國貨 但民航機就很誠實的買西方製品 因為科技力展現出的指標 經濟效益 可靠度等 俄系都被西方屌打
俄系就是鋼鐵洪流人海戰術 導彈洗地萬船齊發這種概念
只有我覺得建軍的差異來自當時的政治體制嗎?蘇聯那種由上至下層層嚴格控制的古板模式很難跟美軍那種靈活性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