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6386
原文摘要:
以俄烏戰爭做案例,在戰爭初期,俄羅斯兵鋒距離烏克蘭首都基輔只有十幾公里,整個烏克
蘭幾乎快「亡國」,但當時基輔一間麵包店仍能維持營業6小時,城市的公共機能並沒有停
止,醫院與警局仍能維持運作。
此外在砲火未波及地區,民眾還可以到ATM領取現鈔,這與烏克蘭在戰爭前即強化社會韌性
有關,這個社會韌性就是所謂的全民防衛,其對穩定民心士氣、堅持抵抗意志具關鍵作用。
借鑒烏克蘭經驗,何澄輝指出,台灣過去發生大型災難時,最後的救災任務都落在國軍頭中
,如果戰爭時一般人能自救,軍事部門就能專注在作戰本務上,不需分神從前線中抽調兵力
,弱化作戰能力回頭救援。另外,儘管戰火波及家園,民眾的生活也不會因此中斷,因此如
何強化維持社會機能運轉的能力,也是全民防衛的重要目標。
北市千萬預算僅4%用在訓練及裝備
現階段,政府部門的忽視,造成台灣社會對全民防衛概念幾乎一無所知。何澄輝以財政狀況
最好的台北市為例,北市一年編列數千萬的民防預算,但其中只有4%用於團員訓練及採買裝
備上,剩下的96%花在聯誼、旅遊等等行政費用上,這樣的投注力度完全跟不上現代防衛技
術的快速進步。例如,以前並沒有所謂的認知戰概念,最多就是抓抓傳單,但現在網路上這
麼多假訊息,「民防團員搞不好都不知道怎麼應對」。
其他民防組織,警消人力吃緊,全台8萬名警察在戰時需負擔主要的地方治安維持任務,不
能期待再抽調人力負責其他任務;義消數量不足外,更遑論台灣地形複雜,有山地、開放水
域等複雜地形,就連現在承平時期,台灣對於開放水域的救援能量也稱不上充裕,一旦發生
戰爭,這些地形都可能會出現傷患,「你有足夠的救護能力嗎?恐怕也不夠」。
心得感想:
一堆人猜想是民兵甚至ss
說穿了也只是加強民防而已
正規作戰還是要交給國軍
黑熊就是在輔助國軍
啥米陰謀的不用想太多
其他的台灣志願役先募好募滿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