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米格31小故事

作者: Sturmvogel (fire)   2022-12-02 20:50:39
https://ria.ru/20221202/istrebitel-1835790915.html
莫斯科,12 月 2 日 - RIA Novosti。
緊急服務發言人告訴俄新社,這架 MiG-31 戰鬥機在濱海邊疆區的
Nadezhdinsky 區墜毀,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
“一架 MiG-31戰鬥機攔截機在距Alekseyevka村十公里處墜入森林,”該消息人士稱。
東部軍區新聞處澄清說,這架飛機正在進行沒有彈藥的訓練飛行。機組人員彈射逃生,飛
機墜毀在一處荒涼的地方,地面沒有任何損傷。
搜救隊的Mi-8直升機飛抵現場。
後來,一名緊急服務代表告訴俄新社,根據初步信息,找到了機組人員,飛行員
“一切都很好”。墜機的原因可能是技術故障。
https://ria.ru/20221202/mig-31-1835817825.html?in=t
2010-2022年俄羅斯米格31戰機事故災難
12月2日,在距離濱海邊疆區Nadezhdinsky區Alekseevka村10公里處,一架米格31攔截機
墜毀。機組人員彈射逃生,飛機墜毀在一處荒涼的地方,地面沒有任何損傷。根據初步信
息,技術故障可能導致墜機。
4 月 8 日,一架 MiG-31 戰鬥機攔截器在計劃的訓練飛行中墜毀在列寧格勒地區。機組
人員彈射出去。
西部軍區(ZVO)的新聞服務報導說,事件的初步原因是故障。
1月29日,在諾夫哥羅德地區,一架米格31飛機滑出跑道。
國防部新聞處報導說,這發生在起飛過程中,原因是技術故障。
MiG-31 應該按計劃飛行。機組人員沒有受傷。沒有人員傷亡或破壞。
2021年
4 月 20 日,在彼爾姆地區的一次定期訓練飛行中,
一架 MiG-31 飛機收到機載設備故障警報。
機組人員在飛行指揮官的指揮下,在本國機場正常降落。
2020
8 月 11 日,這架 MiG-31 戰鬥機在彼爾姆地區降落,後起落架的輪子被毀壞。
以正常模式著陸。
飛機沒有受到任何損壞。
2018
9月19日,在下諾夫哥羅德地區,一架米格31戰鬥機在計劃的訓練飛行中墜毀。
兩名飛行員都彈射了。
這次飛行是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進行的。
飛機墜毀在庫勒巴基市附近一處荒涼的地方,墜毀後被完全燒毀。
5月18日,在彼爾姆地區的機場,一架米格31飛機在跑道上行駛時,右側發動機起火。
機組人員進行了緊急制動,發動機被消防隊撲滅。
沒有造成傷害。飛機沒有彈藥。
2017年
4月26日,在布里亞特,東部軍區一架米格31戰機在特倫巴訓練場地區進行計劃飛行訓練
時墜毀。
飛機墜毀在一個荒涼的地方。飛行員彈出並迅速撤離。
2016年
1 月 25 日,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一架米格 31飛機在執行預定的訓練飛行時墜
毀,該飛行是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進行的。
著陸後機組人員彈射並聯繫。
2015年
10 月 30 日,這架 MiG-31 戰鬥機攔截機在完成預定的訓練飛行後返回堪察加半島的基
地機場時沒有取得聯繫。
他從距離 Klyuchi 村機場 150 公里的雷達上消失了。空中救援
人員在無線電信標上找到了兩名飛行員。他們沒有生命危險。飛
行員後來被疏散。飛機燒毀了。
2014
9 月 4 日,在進行訓練飛行時,這架 MiG-31 飛機在距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阿爾馬維爾
25 公里處墜毀。
在著陸進近期間,MiG-31 機組指揮官向飛行指揮報告說飛機的右起落架失靈了。
MiG-31 機組的兩名飛行員安全著陸,並被搜索和救援直升機迅速定位並帶到
基地機場。
2013
12 月 14 日,一架 MiG-31 戰鬥機攔截機在距離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中央角空軍基地
26 公里處墜毀。
兩名飛行員都將飛機帶到安全區域,然後彈射出去。
2011年
9 月 6 日,一架MiG-31 戰鬥機攔截機在彼爾姆地區墜毀,兩名飛行員均遇難。
事故發生在距大薩維諾機場 11 公里處。
燒毀的飛機是在 Bolgari 村附近的耕地上發現的。沒有平民傷亡。
2010
11 月 19 日,一架MiG-31 戰鬥機攔截機在預定的訓練飛行中墜毀在彼爾姆地區。
這次飛行是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進行的。
飛機墜毀在大薩維諾機場東北60公里的森林地區。機組人員彈射,飛行員沒有受傷。
地面上沒有人員傷亡或破壞。
3月,米格31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科特拉斯市墜毀。
在著陸過程中,戰鬥機滑出混凝土跑道,滑到側跑道上,
在那裡它與雪欄杆(路堤)相撞,翻滾並倒塌。機組人員沒有受傷。
1月18日,俄羅斯空軍一架米格31截擊戰機因制氧設備故障意外迫降。
該事件發生在 Bolshoe Savino 機場(彼爾姆市)地區的計劃訓練飛行期間。
由於飛行員和飛行控制小組的稱職行動,飛機成功降落在基地機場。
該材料是根據 RIA Novosti 和公開來源的信息編寫的
https://ria.ru/20220408/mig-31-1782578761.html?in=t
戰鬥攔截機 MiG-31:飛行性能
MiG-31 是一種雙座攔截戰鬥機,是蘇聯的第一款第四代戰鬥機。
它旨在在簡單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全天候,在敵人使用主動和被動對抗措施
的情況,在自由空間和大地背景下,前後半球,高低空攔截摧毀空中目標。
米高揚設計局於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開始在地表100 米至 30 公里的高度範圍內,
探測和攻擊空中目標重型攔截機的開發計劃框架內研究
(現在是聯合飛機公司的一部分)。
根據 1968 年 5 月 24 日蘇聯部長會議的法令,開始進行攔截戰鬥機的製造工作。
當敵人使用機動和主動對抗措施時,未來的飛機需要在簡單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
擊敗高空和低空以及地球背景下飛行的各種空中目標。
飛機的全面設計始於 1972 年。該戰鬥機是根據 MiG-25P 飛機的方案建造的,但有兩名
機組人員 - 一名飛行員和一名導航員操作,根據“串聯”配置。
第一架原型機於 1975 年春季製造,9 月 16 日首飛。
國家測試於 1980 年秋季全面完成,當時第一架生產型飛機已經開始進入防空部隊
(Air Defense) 的作戰部隊。
MiG-31飛機於1981年被防空航空正式採用。
總共建造了 500 多架各種改裝的 MiG-31 飛機,其大規模生產於 1994 年停止。
在 90 年代初期,在系列 MiG-31 的基礎上創建了 MiG-31E 的特殊出口版本(該飛機具
有簡化的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組成)。
MiG-31 系列飛機創造了 22 項記錄,其中 19 項成為世界最高成就,國際航空聯合會
(FAI) 的文憑證實了這一點。
MiG-31 戰鬥機攔截器在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服役。
多次參加不同國家的多個國際航空展。
從佈局方案來看,米格31接近於米格25P飛機,是按常規氣動方案製造的全金屬上翼飛機
,梯形機翼,雙龍骨垂直,全動水平尾部,兩個渦輪噴氣發動機,
後機身有一個後燃器和一個三點式可伸縮起落架。
機身由50%的不銹鋼、16%的鈦、33%的鋁合金和1%的其他結構材料製成。
因此,它的重量減輕了。
機組人員 - 飛行員和領航員 - 被安置在彈射座椅上的雙人艙內。
駕駛艙頂篷有兩個上下擺動的襟翼。
該機的武器控制系統基於RP-31 N007 Zaslon相控陣雷達,戰鬥機型機載目標探測距離可
達180公里。自動跟踪範圍為120公里。
另一種探測空中目標的方法是位於前機身下方的 8TK 熱測向儀。
它與雷達站相關聯,設計用於空域的隱蔽(被動)觀察,
以及導引帶有熱標頭的飛彈,發布目標指示。
Zaslon 系統提供對多達 10 個目標的跟踪和攔截,並允許同時射擊以不同速度和航向
在不同高度飛行的多個目標。
MiG-31 配備四枚遠程 R-33 飛彈、一門綜合機砲和其他空對空武器。
R-33飛彈成對放置在飛機彈射裝置的機身下方。
目標設備使得可以使用MiG-31戰鬥機自主攔截,當作為一組相同類型飛機的一部分,
或作為領導飛機來控制其他戰鬥機的行動。
戰鬥機上使用的數據傳輸設備允許半自主的團體作戰。
自主模式下,戰機可在責任區長時間巡邏,打擊小型巡航飛彈、直升機、高空超音速飛機
等前後半球目標,一組四架 MiG-31 飛機在 800-900 公里的前方提供空域控制,以及一
架領頭飛機。
MiG-31繼續發展。2008 年,開始對戰鬥機進行 MiG-31BM 級別的現代化改造,
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更新的 Zaslon-M 雷達,它可以探測距離最遠 320 公里的空中目標,並在距
離可達280公里。
在新型飛機機載雷達的幫助下,飛行員可以同時跟踪多達 10 個目標,
並用飛彈一次擊中 6 個目標。
此外,還出現了 MiG-31K 的改進型,能夠攜帶 Kinzhal 高超音速飛彈。
MiG-31的飛行性能
飛機長度 - 22.688 m
飛機高度 - 6.150 m
翼展 - 13.464 m
帶外部燃料箱 (PTB) 的航程 - 3300 km
不帶 PTB 的實用航程 - 2500 km
昇限 - 20600 m
最長飛行時間:
- 帶外部燃料箱 - 3, 6 小時,-
空中加油 - 7.0 小時。
爬升
時間 10 公里-7.9分鐘
攔截線:
- 超音速 - 720 公里,
- 在沒有 PTB 的情況下以亞音速行駛 - 1000 公里,
- 使用 PTB 以亞音速行駛 - 1400 公里。
該材料是根據公開來源的信息編寫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