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2的日軍可能因為其教範
以及高階指揮官頑固不化
給人一種"常萬歲衝鋒"的印象
實際上只是白白浪費人力
但是不可否認,現實戰爭中
的確可能有"不允許撤退"
需要"不計代價"達成的目標
(如: 遲滯/死守......等)
那這時"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日軍少數成功衝鋒案例
(例: 塞班島、沖繩)
是否在今日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如: 重火力靠近射擊
滲透後對準缺口衝鋒...等)
以下假定: 我方一個營
vs 敵方大約一個旅(3個營)
預設雙方皆為步兵
我方各種火力殘缺(有但非滿編)
而敵方則幾乎接近滿編
一開始互相不知位置/動向
以上問題希望請教各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