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不應放棄灘頭步兵陣地

作者: ja23072008   2022-12-20 21:30:02
火網編組的問題,小弟認為需要提醒一下,避免產生誤會。
火網編組不是特殊技巧,往上追溯的話,個人認為至少在18世紀線列步兵步兵時代就是了
。從線列前散兵射擊線,線列步兵排射/列射/齊射,隊列中軍士官站位/指揮/收攏/清點
,到營團級步兵炮的混合部署運用。若時間拉到現代來談,就是一戰時,機槍成為基層步
兵單位火力核心的部署與編組方式。
也就是說火網編組本來就是近代正規陸軍訓練的基本功,不是國軍特有技巧。只是目前本
國陸軍因高層概念問題,把常年低劣表現倒果為因,習以為常且不願改進,加上裝備與訓
練不足,搞得作戰好像只能編組步兵火網而已。
另一個需要特別澄清的概念是:加強步兵精準射擊能力跟既有的火網編組是相輔相成,而
非互相衝突的事情。訓練良好的單兵射擊能力跟射擊紀律,放大到戰鬥層面,就能減少彈
藥浪費、加強作戰效率及縮短作戰時間。
而目前陸軍步兵訓練跟火網能力,比越戰美軍還爛…………為了節約彈藥,一向反對美軍
習慣性壓制火力,以及對可疑目標位置嘗試性開火。火網編組傳統又強調三不打:看不到
不打、打不到不打、打不準不打。如果貫徹這個“精準射擊”原則,那一般步槍兵是不是
等到解放軍逼近到25公尺處才能滿足開火條件?
如果依照現場指揮官命令射擊,那麽目前1名步槍兵“1個基數”5個彈匣、150發子彈的配
賦,在低度訓練步槍兵的盲射下,不要說支撐一日戰鬥,就連遂行一場戰鬥都成問題。更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各級後備步兵單位嚴重缺乏載具,以及地支部運輸群運力薄弱。面臨
再補給的問題之前,每位步兵能否湊滿1個基數的彈藥都是巨大的問號。
陸軍步兵火網編組、射擊訓練與實際要求前後矛盾的問題,無分後備與常備。更進一步的
說,如果陸軍真如自稱的重視整體編組火網,大於單兵精準射擊能力。即使不如重視射擊
能力,人人都是步槍兵的USMC,在新訓期間就讓新兵接觸,熟悉使用光學瞄具及夜視裝備

https://youtu.be/9VJ9XLkQIRg
至少在指揮及火力核心的排長、士官排附、班長、伍長/槍榴彈兵、機槍兵專長,也該普
及各式手持/槍械觀測/光瞄/夜視/測距/標定器材、班級無線電等“基礎”裝備。
當然,就因為真實情況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什麼東西都沒有,這種時空膠囊等級的表現才會
遭受鋪天蓋地的批評聲浪,讓多數人對陸軍信心全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