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obli (十七歲的夢 七十也感動♪)》之銘言:
: 無座力砲優點剛好就是拖飛和標槍的缺點
: 要武裝40個步兵旅200個營,無座力砲的優點除了便宜/來源穩定
: 更重的的是機械化的總成,上個世代的設計
: 結構簡單保養容易,放在庫房也不容易損壞,沒有電子儀器,也不用效正
: 瞄準方便,與現有步兵武器相似度高
這裡我有不同的看法.
我理解你的想法, 但是..這東西被 TOW 取代掉是有它的原因的.
(細節其實討論中都有提到, 就不多說了)
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是: 這些後備步兵營的作戰任務?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編裝是不可能.
但..反裝甲的部隊, 是編在這些後備比較好呢? 還是統一放在軍團?
我傾向於放在軍團, 能量集中,
戰時在配屬 (應該是這個字吧?) 到各步兵旅/營.
這麼做背後的原因是: 這些特科的人, 要聚在一起訓練才會強
下放到後備步兵旅就一灘爛泥了.
: 老兵器不一定就是爛兵器
: 重點是後備旅本身的編制就是二戰步兵
: 40個旅要現代化的編制跟訓練要花的錢,可能不是用億來算
重點在這裡: 要是真的編成二戰步兵, 對上中共的合成旅
那也太悲慘了.
不過,要是能夠多花點錢,和精銳組再一起
(軍團配屬防空,反甲,化工通)
要打穿就難得多了.
另外,給大家一個概念:就算你用摩步旅反甲編裝 (TOW + 悍馬)
去伏擊戰甲車也是九死一生.
當過反甲排排長的同事 (正期還受過突擊訓) 只是淡淡地對我說:
戰甲車的偵測距離是幾公里的,你就算飛彈打出去,打完之後跑得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