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iin (過去 現在與未來)
2023-06-18 07:50:56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衛星不是你想做就可以做,關鍵組件掌握在別的國家手上,如果拿不到出口許可就只能自己
從頭發展。B5G現在想做的是這塊,但中間有太多東西跟技術是尚待發展的。
想直接外購?也不是那樣容易。從前例來看,陳水扁政府最後幾年就曾經想要從國外買商用
光學衛星,結果繞了一大圈只能自己拿福衛二號的設計做了福衛五號一顆,花了錢還無法達
到預期的效果,還被嘴走錯路線。
想自製,除了技術錢也是問題。Starlink衛星的單位價格可以一路從一開始的1M per satel
lite 降到現在的 0.25M per satellite靠得是量大,cost down跟自己做,經濟規模上去了
RnD才有辦法攤平。這種價格如果只有120顆的規模是很難做到的,更不用提如果因為出口管
制買不到東西需要自製,如果需要要強化通訊與電子防護的情況下,那價格更是不能直接參
考Starlink跟OneWeb的衛星價格。更不用提成本來說在太空中的通訊衛星只是成本結構的一
部分。地面控制站,監測設施都要另外的錢。台灣本島只有一個點,要能完整控制衛星就需
要海外傳輸站的設施,除非能做到穩定的星間通訊,不然這些成本都需要考慮進去。
另外衛星定位也是。我不確定你的10公分精度是怎麼來的,如果是參考2021年底左右那篇文
章的話,StarLink衛星訊號定位精度約在7.7公尺左右,並且需要10分鐘以上的時間去接收
足夠的軌跡訊號。用,時間越長位置越準,但就失去了導航跟即時定位的目的。類似的技術
法國也一直都在使用,但從來沒有真的取代過GPS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