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專案管理之運輸風險篇

作者: Pegasus170 (魯蛇肥宅台勞+前義務役)   2023-09-03 02:55:15
又到了惡棍週末嘴砲的時間,讓我們來看看軍工產業的辦公室小情小愛小故事^_^(那位政
治系列網紅應該沒把這個用法申請專利吧…如果有請告知我,我再修正):
我們都知道,進出口軍用零件、模組、產品時,選擇運送廠商跟報關廠商是門學問,而這個
看似不起眼的學問,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專案風險。
在專案管理的風險管理中,會把未知性風險分類為:
已知的未知(Known Unknown)
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
很繞舌對吧!那就讓我用簡單的例子來說。
已知的未知:
那個魁北克機場下個月要罷工,我們要出口的起落架會不會卡在機場出不去呀?
未知的未知:
昨天半夜某台灣第一的晶圓廠商打電話來說那個日本公司氫氟酸忽然因哥吉拉摧毀港口儲存
而無法供貨,你訂的晶片可能會被拖延三個月交件。
在專案管理的風險管理中,我們也都知道四個應對方式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
137):
避免 Avoid
減輕 Mitigate
轉移 Transfer
接受 Accept
比較簡單的說明這裡有:
https://uwaterloo.ca/ist-project-management-office/risk-responses
然而,在公司實務上,身為專案管理人,千萬別一開始就跳進去解決方案,而是第一時間通
知自己上司,然後馬上去聯絡法務部門看看有沒有當初合同怎麼簽的,釐清責任跟罰則。這
種關乎軍武的東西,法務絕對是第一個要考慮進去的。
如果是像上述跟運輸及供應鏈相關的,怎樣都會扯到保險(沒辦法,軍工產業合同的金額都
是足夠讓承辦人掉飯碗的),如果要扯到保險,就會扯到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
rce提出的Incoterm:
https://www.acerislaw.com/incoterms-in-international-trade/
那個11項分為四類,而B2B最常見的則是F類的FOB (Free on Board)跟C類的CIF (Cost, Ins
urance and Freight)。
至於各位日常生活用的美國的Amazon、日本的Buyee、中國的蝦皮之類的B2C,則是以D類DDP
(Delivered Duty Paid)為大宗,這裡不進行討論。
如果運氣不好,責任在己方,可是公司又不想被罰錢(普惠國際:別往我這邊看!),這時
候就要動用政治力量了(洛馬:是在偷臭我嗎?)。比如那個某S國最近人權狀況很糟糕,
就把本來要給S國的產能轉給T國來避免T國可能提出的延遲罰則,而S國因為人權問題,可以
用國情變化條款來免責^_^!
好啦!既然這些都知道了,那身高只有170公分的高個子、年收只有15萬加幣的富豪、肥宅
的帥哥、自稱偉大的Pegasus170大大就沒犯過錯嗎?當然不是!這位偉大的高富帥也出過包
,這裡小小分享一下。
記得在加拿大剛開始的某個專案,我要提出運輸廠商,我不加思索就在專案企劃書中寫了美
國前兩大之一的空運廠商,結果上司找我去,跟我說這個東西要在德國報關入口,你怎麼會
找美國的公司運輸報關?這個要找DB Schenker跟Lufthansa吧!他們比較熟這類特殊物品對
德國的運輸及通關。
那時候我雖然知道Lufthansa(德國航空),但不知道DB Schenker是啥。後來公司老鳥告訴
我那個是Deutsche Bahn下面的一個部門。所謂的DB就是Deutsche Bahn(德國鐵路)!
後來我才學到:
在進出口這類敏感物資時,除了進出口文件外,還要看對方跟我們的上下關係。如果對方是
國家背景,我方只是出口符合西方國家法規的商售,那運輸跟報關最好以對方政府偏好的運
務為主(也是有例外,那要看對方國力。某T國的謎音:我國就只有御三家大型海空運集團
);如果是美加政府主導的交易,那就用美加政府偏好的運務廠商。
這樣可以減少「已知的未知」風險項目(運輸與通關),並且取得有利的Incoterm。
惡棍週末嘴砲結束,Have a nice weekend!
追加:
因為推文提到了鴻海的情事,這裡就追加Incoterm中的E類EXW (Ex-Works):
基本上,推文的狀況很容易發生在EXW這個對出貨廠商非常有利的狀態,根據:
https://www.trademo.com/blog/what-are-incoterms
有提到:
EXW or Ex-works means that a seller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ing a buyer
’s goods to their required destination.
這個時候門保/門口守衛就會發生非常關鍵的破壞力/影響力。而一般進口廠商會儘量避免使
用這個對自己極端不利的權責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