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科院飛彈產能如何是版友討論的話題,所以整理相關新聞有個討論依據
http://i.imgur.com/uXgb0lY.jpg
從新聞資訊來看,擴產前每個月各型飛彈產能大概就是兩枚左右
直到2018年開始啟動廠房擴建投資才有改變,這個時間點比蔡總統2019年宣誓要早,考慮到
飛彈擴產的計劃應該是蔡總統上任不久就開始進行
(側面反應就是建軍所需時程很長,現在國軍的問題很多出在馬總統任內投資不夠)
2021國防部報告稱中科院產線整備完成後,年產量將提升至497枚
理論上時間點應該是2022年6月,不過2021年三月送至立院的報告就顯示弓三年產23枚達標
粗略換算年產量大概就是92枚,跟表格內的96枚年產量已經很接近
http://i.imgur.com/l6Z87YN.jpg
朱明報導也提及,邱在立院備詢時聲稱2021年產量近500枚
所以現在媒體很愛用的擴產後產量,個人猜測都是2021的資料,國防部沒有秀出底牌
2022~25年,媒體報道年產量從800枚一路攀升到千餘枚高峰,接著2026特別預算就結案
但拌藥產能還是繼續擴增到2025年,這不外乎三種可能性或三者皆有
一、還有後續資金要繼續擴張產能
二、有大型飛彈要投產,單枚消耗量增加
三、支援生產雷霆2000備彈及雷昇量產
(1): https://www.ncsist.org.tw/csistdup/news/NewsPublishDetail.aspx?PostNo=16547
(2):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930000365-260118?chdtv
(3):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4043
(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SerialNo=164369
(5):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440499
(6):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203413
(7):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69891
(8): 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763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