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obli (談國軍,就拋開事實不談??)》之銘言:
: 本文無支持特定方,不喜勿入
: 懶人包
: 烏軍政可能要有一個明確的作戰指導和決心
: 西方支持如果不能一次到位,再依烏軍決心給特定的軍援,但就一次拉滿勿添油
: 如果要烏克蘭
: 死守要點,重砲/迫砲/地雷
: 邊打邊退,機具/快速阻絕/自走砲或戰術空軍
: 逐次抵抗,施工隊,掩體,超量重砲和砲彈
: 目前戰況從膠著轉向部份不利後,烏軍有三個選擇
: 1.死守不退,被打到死才退
: 2.邊打邊退,伺機反擊
: 3.先規劃好後方陣地,逐次抵抗到後方陣地
後恕刪
分享一下最近War on the Rocks網站的免費版podcast討論到的一些議題
可以協助補充當前的背景,也可能幫助到大家討論時的解讀或判斷
(也可參考WOTR付費會員podcast,許多智庫專家的X帳號,RUSI智庫的報告等等)
(附帶一提,雖然某些OSINT帳號對於研判公開資料有一手,
但是我非常不信任他們對於戰況的一些觀點,有信譽的智庫專家還是較可靠)
1.
烏軍從2015年開始重建後,依然是非常扁平化的組織
換言之,烏軍的構成基本上是軍/軍團 === 旅 === 營
而烏軍旅級編制,雖然有分成裝甲、步兵、炮兵等等
偏偏就是沒有軍團直轄的工兵旅之類的大規模支援單位
烏軍目前已經公開轉向支持積極構工,建設防禦陣地以便強化防線、節省人力
但是烏軍迄今一方面人力短缺,一方面構築仍主要由各旅自行籌辦
遲遲沒有像是2022年秋季至今的俄軍一樣,編制並投入更大規模的工兵支援單位,
並結合民政機關動員的民間、商業建築能量,以便更有效率且大規模的進行修築
(我覺得這點也是國軍應該要審慎考量的議題,話說國軍有軍團直轄的大規模工兵嗎?)
2.
雖然烏軍防禦能力頗佳,但從之前的北頓戰場,巴赫姆特,到前陣子的阿瓦迪夫卡,
其實都是烏軍長期經營過的陣地,都是蓋到不能再蓋的重鎮
但是阿瓦迪夫卡陷落後,烏軍在後方的防線雖然不是沒有,但就經營不那麼完備
至少遠遠不能與俄軍的蘇洛維金防線等建設相提並論
而目前烏軍若不能及早開始動員全國之力進行修築,確實存在風險
3.
俄軍在阿瓦迪夫卡戰役等於是打光了一整個軍團的戰力
人力損失慘重之餘,裝備的損失更是怵目驚心
畢竟俄軍過去一年來已經展示出俄軍募兵力道與成果超乎過往預期
但是裝備方面卻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填補的
這就導致,俄軍究竟短期內是否能夠進一步推進,仍屬非常存疑
然而烏軍短期內火力缺口非常嚴重,若俄軍以體量和火力優勢不斷猛攻
對烏軍來說著實會是左支右絀的局面
4.
烏軍的人力動員議題,在沒有關注的人看來很容易產生誤解
先情提要,烏克蘭的人口結構呈現少子化趨勢,20~30歲的人力其實少於30歲以上
在此同時,烏克蘭的民間與政府也因此非常不情願對年輕人進行動員,
以免葬送本就搖搖欲墜的國家未來棟樑
烏軍迄今為止,法令上只動員27歲以上的男丁
而實際執行時,目前幾乎是約30歲以下的青壯男子都不太會去動員
這是烏軍為何平均年齡或約44歲的原因
不是年輕人死光了,而是年輕人根本就沒有被大規模動員
(當然俄軍的平均年齡也差不多就是了,當前戰場上是兩支由中年人組成的軍隊在對戰)
而當前的動員修法爭議也源自於此
烏軍目前是討論是否把動員年齡下修到25歲、如何改善動員制度等等
不過民間對此頗有牴觸情緒,澤倫斯基政府也略顯躊躇
說到底,民調往往只是給大家簡直事不關己、不痛不癢的、理想下的選擇
但是當「我真的有一頭牛」的時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意即,烏克蘭人都說願意堅持抗戰直到王師收復全部失土
但是當你要求家家戶戶都派遣男丁上陣時,大家的反應未必會非常熱情
尤其是烏軍目前急需的,正是最為艱苦卓絕、死傷最慘烈、臨陣當先的步兵
(同樣情況也完全可以套用到各個國家與不同議題,不過大家審慎發言,別被檢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