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測你要說的不是高強度,而是大規模又長時間的消耗戰
其實不是蘇式教範或訓練比較適合,是冷戰結束30年和平紅利列強都忘光光
先說俄羅斯,不用久,回到2022俄烏戰爭打沒幾個月大家都批評俄國的BTG
營級戰鬥隊太重火力,輕視補給與步兵數量,不耐戰損也不適合大兵團作戰。
然而俄烏戰爭開打前,大家才說BTG多強多偉大多適合現代戰爭,格拉西莫夫
改革多好,實際上敘利亞戰爭BTG表現確實也很不錯。
回到歐美,過去20年來幾乎都是反恐,反叛亂,治安維護之類。面對遠在天邊
裝備與訓練都遠弱於己,但是政治環境限制純粹武力運用,加上和平紅利大裁
軍,歐美確實也沒甚麼大規模作戰經驗。
美國當然還是很強,但美國過去20年陸上幾乎都反恐,海軍則是 LCS 等錯估
未來戰場的計畫。加上美國自己造船能力與後勤海運艦隻的衰退,儘管美軍還
是世界最強,但快速跨海運送師級部隊的能力卻比不上以前。
但不要說冷戰時期蘇系裝甲洪流對抗北約空陸戰這種沒真打沒見真章的勝負。
光看1991波灣戰爭,有人會認為北約為首的歐美不擅長高強度,大規模作戰嗎?
而看 G 大發的德國冷戰後備部屬和 Exercise Reforger 也沒人懷疑雙方冷戰
的部署吧。同樣繼承歐美思維,有人認為南韓與駐韓美軍沒辦法再打一次韓戰?
總之,歐美蘇原本都是打算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只是過去20~30年都處於小打
小鬧,忘記當年爸爸爺爺怎麼打了。兩年多來烏克蘭俄羅斯用鮮血喚醒回憶;歐
美有志之士也早看出問題,也開始改變,除了重建國防工業,拉高國防支出,重
見師級部隊等等。只是歐美畢竟還沒親自下場,烏克蘭最近又異常艱苦才會讓原
PO有這樣的疑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