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顧立雄認可濱海作戰列入三大主戰部隊 海軍

作者: ja23072008   2024-05-31 17:45:57
戒護排爭議簡化的說:其實就是中華民國陸軍官僚體系本位主義的看法,跟海空軍組織文
化與運作方式存在巨大鴻溝。
(1)
從後勤來說,陸軍通常是營級才有二級廠。所以陸軍習慣性認定要到營級才能裝備維保補
給能力,才能建帳管制、才能申請料件等等。然而一個二級廠要扛起整個作戰營後勤需求
,加上陸軍重作戰、輕後勤的文化,人力經費都不到位,自然認為要讓一個連去帶一個戒
護排是難如登天。
嗯,問題是飛彈連“每一個”連都有自己的二級廠、有保修排、有大保小保通官車官。額
外增加一個戒護排的確會增加負擔,但是跟陸軍情況就截然不同。因為補保基礎架構,包
含人員廠庫機具文件等等軟硬體設施都是現成的。也就是說陸軍的限制是‘’有跟無‘’
,沒有基本能力自然無法達成。但是對海空飛彈單位而言,是負擔‘’多跟少‘’的問題
。能否在這次擴軍調整相應編裝,增加人員編制與經費才是問題,而不像空空如也的陸軍
需要重新從頭建立。
(2)
再來是隨著一年義務役回歸,整體部隊規模“編制員額”在表面上,回到接近精粹案前,
精進案後的等級。
https://i.imgur.com/JqnjIVq.jpg
https://i.imgur.com/IGCYLT9.jpeg
個人看法會認為26.8萬人這個數量還是太過樂觀,而且執行層面,如何分配運用和組織調
整會是更進一步的問題。但目前看來部分單位的編制,就會想重回當年的規模與編裝。
印象中是精粹案前後,各飛彈連裁掉本來編制中的一個警衛班。再來是戰時動員本來各連
就會納入一個排級軍勤隊。所以目前編制的戒護排,看來就是復編,同時將戰時動員後才
有支援人力,平時就以義務役補齊。三精案前不熟悉不敢說,但警衛班還在的時候,站哨
巡邏戰待班的勤務,就是由警衛班為主。
再來要釐清的問題是。首先,飛彈連在戰時會有編實動員。但這項措施就個人所知,起碼
三精案時期以來都是具文,從未演練召集過,直到蔡政府時期才開始試行。否則在此之前
飛彈連平時接到的教召任務,都是一天點召的‘’排級軍勤隊‘’而已。
所以,後續要觀察確認的,除了各飛彈連是否至少復編一個警衛班分擔任務與勤務壓力(
復編的話,八成是塞義務役過去)。還要確認動員模式除了編實動員之外,是否只是將既
有的軍勤隊動員人力規劃,挪用改為擴編動員的戒護排。還是規模更大的1+1,讓飛彈連
人數會膨脹幾乎現員兩倍的編實動員+擴編動員(?)戒護排+軍勤隊方式。
不同情況對部隊造成的負擔與意義,就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個人見解會認為1+1的情
況,最好是復編兩個警衛班比較合,。只復編一個班會很硬。而完全不加編制的話,就會
搞死基層。但如果只是軍勤隊人力改戒護排的話,其實影響有限,因為現行規劃就是差不
多的作業量。
(3)
再來說到通聯指管能力的落差。這裡先分享一下小弟淺薄認知:所謂的系統與資訊整合,
其實是個永無止境的發展過程,需求標準可能從1、10、100分慢慢提升改進,逐漸拉高。
但等到你提升到100分,可能又發現隨著部隊需求、戰場環境跟科技進展,又把標準拉高
到1000分去了……
以部隊耳熟能詳的常用術語而言,就是從最基本的C2(指管),到C3I(指管通情),再
到C4ISR(指管通資情監偵),再到C5ISRT(指管通資網情監偵目獲)
對於海空軍飛彈‘’連/中隊‘’單位而言,本身專職對於作戰任務區域內即時海/空情的
掌握,‘’最差‘’也和陸軍‘’作戰分區‘’同級。但可能現在有所提升,不知道。不
過從這段敘述,應該可以感受到軍種間專業層級的落差。
所以好笑的事情來了。因為單位指揮鏈特性與技術差距,其實海空軍飛彈單位,對於所屬
鄰近區域地面作戰共同戰場圖像的掌握程度,長久以來都比陸軍各步兵旅更高XDDD
要酸不給通訊器材這點,在‘’陸軍‘’的‘’後備動員‘’單位成立。但要拿來酸海空
飛彈單位伴隨的‘’戒護排‘’,就很難適用。因為本來營區/陣地自衛戰鬥的編組,各
班都有一具爛爛的HR-93。加入戒護排只是各專業軍士官不用一邊編組守備班、機打班等
單位進行‘’自衛戰鬥‘’,一邊還要操作/接戰/撤收/放列主要飛彈武器裝備而已。所
以編裝目的跟運用,打從一開始就跟陸軍那些營旅級單位的步兵單位不同,沒有要承擔地
面‘’戰略‘’,甚至‘’戰術‘’的腳色,只是滿足極可能發生的地面遭遇‘’戰鬥‘
’需求而已。
當然,目前正在測評的銳指系統+陸區系統,相當於國產丐版ABCS的發展,“理論上”在
“未來”應該要把野戰旅至聯兵營的海空情資整合程度,拉到跟海空軍飛彈單位同級,甚
至更高。只是就目前媒體披露的使用狀況來看,諸如頻寬不足、訊號不良、時常當機、耗
電太快等基本問題,恐怕還有很長的改進之路要走。
https://i.imgur.com/SqQk5Sq.jpg
https://i.imgur.com/eybbw18.jpg
(4)
至於陸軍其他二線步兵以及更爛的動員單位就別提了,根本就不在規劃之中。所以這裡可
以先解釋一個問題,為何海空軍的戒護排目前不需要跟“其他”單位通聯。或是在作戰任
務需求上,也不需要獨立整合成一個旅級指揮單位。(行政管理問題另計,但也不是無法
克服)
畢竟在眾多後備動員單位還在用PRC-77的情況下,你要怎麼通聯?就算給你想辦法接通了
,你能從這類“旅級”單位獲得什麼資訊、情報或支援?FLAK大當年說過通訊需求三大問
題:我在哪裡?敵人(狀況)在哪裡?友軍(狀況)在哪裡?假如飛彈連都能循既有指揮鏈
通聯獲得上述基本資訊,那橫向通聯要達成更進一步的需求是什麼?
未來能擴充橫向聯繫,形成多層次通訊網路當然很好,但現階段更需要加強的是上層各戰
略部隊等級之間的橫向聯繫。再來是陸軍建立戰區、作戰分區內縱向至所有旅級動員單位
自動化同步指管需求。對野戰旅等機動兵力則至少要到營級,甚至連級獨立作戰與共同戰
場圖像能力。
乍看之下,戒護排‘’本身‘’缺乏通聯能力沒錯,但其隸屬與保護的飛彈單位並不是。
未來若要發展跨網路橫向通聯,海空飛彈單位“本身”的優先需求也該對標到戰區、作戰
分區層級。因為這個層級才能命令調動所屬野戰旅等機動兵、火力前來支援。即使每年都
跟鄰近旅級野戰單位簽署兵力支援協定。但現實會面臨的可能情況,還是要等到戰區、作
戰分區下令,部隊才能實兵實彈全裝出動。然而這個決策下令過程,加上陸軍整備時間,
以及機動路程,非常容易就會用數個小時以上來計算。假如按照現行做法連個戒護排都沒
有,那麼小規模排級滲透、突破的共軍機械化或特戰單位,完全可以好整以暇的把飛彈連
的人員殺光、裝備炸光、機敏資料搬光,然後去炊事車上倒杯咖啡,抽根菸再從容撤離。
因為陸軍戰區、作戰分區長官的命令還沒下來,情資跟需求跟命令統整還在要求層層用人
力紙本存查傳遞。
考量現實世界的國軍官僚運作,官大學問大的情形,即使飛彈單位能跨軍種、跨網路通聯
到戰區、作戰分區請求支援,還是存在窒礙難行的地方。畢竟一個少校飛彈連長要去向跨
軍種的中少將階指揮官請求‘’立即性‘’,即使號稱有“兵力支援協定”預案的兵火力
支援。除非他是你親戚長輩,否則恐怕還是得請上級先協調扯皮,神仙打架一輪再來下決
心,命令救援部隊出動會比較快。
舉例來說,以前的狀況會像:
當解放軍在離岸30公里處開始換乘編隊為第一個登陸舟波時,動員守備旅兀自渾渾噩噩,
而打擊旅還不確定登陸灘頭位置的時候。海空飛彈單位早已準備好依照命令或計畫準備接
戰、機動遠離,或是在戰力保存點龜好龜滿,再檢查一下偽裝作為是否確實。
等到共軍登陸接戰,摧枯拉朽的碾過後備步兵旅後,左右後方鄰近的步兵旅還是搞不清楚
狀況,只能靠接收潰兵來試圖了解情況。而打擊旅已接收到出擊的命令跟相關情報,正在
前往反擊的路上。但飛彈單位此時可能已完成第一波接戰,或轉換陣地,或調整待命狀態
,準備進行第一/第二輪接戰。或是收拾裝備閃人再去找個安全的地方龜起來。因為已經
接收到同個地段共軍第二波登陸/鄰近區域共軍第一波登陸,或是距岸70-100公里處075艦
載直升機群出動的情形了。(打擊旅表示:我怎麼還不知道……)
陸軍的反應速度就是IE瀏覽器,或根本沒有網路的差別。
(5)
額外補充說明一下,雖然會有人吐槽戒護排沒有重機槍、榴彈機槍、120迫砲等營級重武
器,嚴重缺乏戰力。但實際情況嘛……
在歷年移編以及對軍械管制更加嚴格的現代,印象中是第一次移編空軍就把多數單位的機
槍和大量彈藥收回去,單位自屯數量有限。所以除了少數單位還有排用機槍,其實大多飛
彈連自衛戰鬥時,軍械庫內只有手步槍(‘C_’),而且彈儲量恐怕還不足以讓160人塞
滿5個彈匣150發。意思就是本來就跟裸奔沒啥差異,只能用人命當警鈴、踩點探路或斷尾
求生。
所以,另一個觀察點是,如果隨著戒護排改制,首先把已使用多年的65K2汰換,換裝T-91
補滿需求。畢竟原有槍械數量無法能滿足動員需求(因為軍勤隊沒有編制步槍)。再來是
多年操作下,不堪使用的步槍數量不少。
其二則是趁此機會提高單位囤儲彈藥數量與軍械規格。將本來“理論上”於上級評估狀況
升級時,才會發還給予的機槍和各式彈藥,平時就交予單位以備突發狀況,縮短反應時間

至於最重要的第三點,在陸軍馳援兵力完全靠不住、來不及的情況下,身邊有個戒護排兵
力當肉盾,至少還有個掙扎逃跑、以拖待援的機會。雖然個人認為乾脆平時各連就編制一
個摩步排,戰時再增加一個戒護排,不用軍勤隊。例如載具用鐵騎專案偵蒐車改進。加長
車體或一對車軸,載運人數從5人加到9人,一個排4輛車來滿足基本自衛需求。反正海空
軍補保架構跟人員專業完全養得起,能順勢汰換悍馬跟輕戰更好。
否則現況就是要靠飛彈連的專業操作兵力,同時擔任陣地防禦兵力。以基本的內中外衞分
區而言,外衞是陸軍等友軍單位,而內衛中衛就完全只能靠自身一個連的兵力負責。在同
時操作飛彈裝備的情況下,個人認為防禦能力上限是共軍2個班,假如遇到1個排肯定GG。
不過得先祈禱對方沒有載具,或是就算有也是無防禦能力的摩步。因為全連上下不要說沒
有反甲火箭,連機槍都沒有,只剩65K2是打不穿05式的。
所以說,去爭執誰來指揮戰鬥,或是缺乏戒護排戰術能力的問題,還是非常陸軍官僚本位
的思考,因為海空軍只是想滿足‘’基本自衛戰鬥‘’需求而已。即使陸軍手上有倚天劍
、有屠龍刀,但他不會也來不及救援,那麼屠龍刀的名聲和功用,對海空飛彈單位而言就
是零,比揮舞自己手邊生鏽菜刀抵禦的功能還低。
作者: saccharomyce (酵公菌)   2024-05-31 17:56:00
誤射事件呈現海軍飛彈也是打方格對於敵情未必有你想像的掌握程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