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之銘言:
: 但是我想說的是,部分美國智庫仍對國軍自製潛艦抱持負面評論
: 這當然與這些智庫之間流行的極度不對稱作戰方案有關
這些智庫往往忘了不對稱作戰其中一個重要定義:
反而讓其主張變成另一種對稱作戰
: 戰術戰法的非對稱 - 一方能使用某些戰術而對方則無法。
為便說明,舉個極端的情境測試一下:
真要照那些智庫所想建軍,遇到101再世(注,
用各種能浮的東西不斷傳送輕步兵(1000萬*0.5*0.25*N年),如何應處?
注: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XX (此處XX隨意代換)
: 我以最近看過的一本書為例
: World on the Brink:
: How America Can Beat China in the Rac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作者Dmitri Alperovitch,蠻知名的國安學者(的樣子,我是外行人不清楚)
這裡間接顯示的似是許多人(特別是部分決策者)
往往見到具特定國籍且皮膚在可見光波段反射均勻者時,便自動軟化耳根
: 他是資安出身所以我對他的戰略戰術評論比較存疑
: 不過他有來台灣參加過論壇,照理來說應該有聽過台灣這邊的論述才對
: 然後他去年才幫美國國會設計過台海相關的兵推,so......
: 回歸主題,Dmitri在書中(詳見該書)稱:
: ====
: 但對台灣防禦的貢獻微乎其微。台灣海峽水深太淺,不適合潛艇操作,
這類論者往往對台灣海峽到底在哪裡有一定程度的誤解
美海軍認證的台灣海峽範圍一例:
...and Kongo had been sunk in the ormosa Strait [m
by submarine Sealion (SS-315) on 21 November 1944...
對照大多說法,金剛沉在這附近,是二戰美軍潛艦最大戰果之一
(再考慮金剛沉沒前往基隆掙扎許久,實際上的範圍更大)
https://i.imgur.com/YFp2T7x.png
https://reurl.cc/WNN0QD
https://www.history.navy.mil/about-us/leadership/director/directors-corner/h-grams/h-gram-053/h-053-1.html
: 而台灣軍方計劃利用海弓潛艇來保持東海岸港口的補給線暢通,作為戰爭時通
: 往太平洋的「生命線」,這似乎不太現實。
在說不太現實前,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保持補給艦暢通嗎?
(雖然想出幾個可能更好的方式不難,但不會是這些極端不對稱派想要的)
: 中國自己正在建造一支由五十多艘柴油電力及
: 核動力攻擊潛艇組成的強大艦隊,還有多艘專門獵潛的驅逐艦和巡防艦,
: 足以壓倒台灣的艦隊。
這段可從兩方面分析:
1.中國海軍現役驅逐艦和巡防艦絕大多數具不低的區域防空及反艦能力,
反而幾乎沒有所謂專門獵潛的驅逐艦和巡防艦
(如英Type-22 俄1155型 改造前的美DD-963 諾克斯等等)
光是讓這些區域防空艦盡量遠離登陸艦,就足夠了?
2.為何這裡只計算台灣和中國
,而在其他地方卻往往以台灣國防預算作為美國是否協助的依據?
(仔細想想的話,甚是可怕)
: 儘管如此,台灣仍宣布計劃建造共八艘潛艇,總預算預計高達160億美元——這些
: 寶貴的資金本可以用來採購更便宜、更大量的非對稱防禦系統。
2020年底海鯤開工,現在一目了然,國款買的肩射刺針在哪?
: ====
: 附帶一提,該書在這段話的上一個段落,便是在抨擊國軍採購更多F-16,
: 聲稱台灣的機場在共軍轟炸下難以運作,
: 又稱F-16太嬌貴,戰時的高速公路上不足以起降
若真擔心如此,下一代戰機融入Su-25/MiG-29特性似乎是更正常的選項
: 該書的更上一段,則是概括性的批評國軍不該買M1、登陸艦等等昂貴裝備
這似乎代表的是智庫對物價沒有概念,
玉山70億,
對比美國海軍還在紙上的新開口笑LSM登陸艦要3.4~4.3億美元/艘(aka100億以上)
https://reurl.cc/NllxG6
https://www.defensenews.com/newsletters/2024/04/11/budget-office-says-amphibious-ship-could-cost-triple-navys-estimate/
: 我只能說,美國那些走火入魔的極端不對稱作戰派,
: 現在似乎是打死也不支持任何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不對稱武器和裝備
: 至於部分政治人物為何要隨之起舞,批評國造潛艦政策?
或許一部原因是一開始提及的現象:
見到具特定國籍且皮膚在可見光波段反射均勻者時,便自動軟化耳根
其次,比起部分政治人物隨之起舞,
更值得擔心的是為何沒有多少政治人物發現問題,洗這些極端不對稱派的臉?
(于講補給艦跟這些智庫講島嶼防衛所受回應不同,大概就是最明顯的雙重標準)
: 是當真有類似觀點(所謂製造八萬台機器人云云)?還是有其他考量?
: 這我就不清楚了,如果不是為反而反的話,仍是希望能看到合理的討論
: (不過前任總長的迷你飛彈快艇還是算了吧......)
跟這些不對稱派相比,迷你飛彈快艇已經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