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fenser (☆機械å¼å¤©ç§¤â˜†)
2024-09-17 22:45:59推 geesegeese : 76便宜,MK-45貴 09/16 06:31
推 kira925 : 76重點不是便宜 是76是目前發展最成熟的中口徑 09/16 07:33
→ kira925 : 你想的到的東西OTO-76幾乎都有 09/16 07:33
→ kira925 : 防ASM 防無人機 陸轟 什麼都能幹 09/16 07:34
→ kira925 : Mk-45至少就不能防ASM 09/16 07:35
Mk-45相對不普遍不是價格問題,是拔掉防空能力導致產品定位被限縮。
Mk-45的前一代Mk-42(就是諾克斯級/濟陽級的主砲)還是典型的127mm口徑平高兩用砲,
https://i.imgur.com/UUFoPuR.jpeg Mk-42
最大仰角85度,最大射速每分鐘40發,高射速帶來的缺陷就是結構複雜、故障率高。
美軍操作經驗顯示最大射速壓到每分鐘28發以下,才有較佳的可靠度。
而且Mk-42全套系統重達60噸,影響艦體重心配置甚大,
因此研製新的Mk-45時就把可靠度與輕量化列為優先,射速降低、結構變簡單,
可靠度自然就提升,Mk-45的射速每分鐘20發,最大仰角減至65度,
完全變成對艦對陸特化火砲,相對的系統重量大幅降低(30噸),可靠度更佳。
https://i.imgur.com/Xytvjt6.jpeg Mk-45
https://i.imgur.com/33RkNtx.jpeg Mk-45
美國海軍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防空網─航艦、3T飛彈、方陣,
乃至後來出現的標準飛彈、神盾戰系、ESSM、RAM等,艦砲不能防空無關緊要。
但其他大部分沒錢的國家,在防空、反艦、對陸三方做到最佳平衡的76mm口徑艦砲,
才是最符合性價比的選擇,以最流行的OTO 76mm砲舉例,
全系統重量12噸、比Mk-45更適合配置在中小型船艦上,
https://i.imgur.com/XRJSgIk.jpeg OTO 76mm砲
最大射速每分鐘80發(C版)到120發(SR版),最大仰角85度,
加上Strales套件與DART導引砲彈後,已經具有近迫武器(CIWS)等級的防空能力。
https://i.imgur.com/OtUxhiL.jpeg 近迫防禦用的OTO Sovraponte 76mm砲
即使用傳統砲彈,成本也比Mk-45的127mm砲彈低許多。
有趣的是,其實義大利以外最大的76mm艦砲使用國是美國(或說曾經是),
51艘派里級+6艘飛馬級水翼飛彈快艇,外加海岸防衛隊的用量,絕對是世界最多。
只是派里級的76砲位配置太爛,只有左右各45度的射界,
https://i.imgur.com/Ili9CTp.jpeg 派里級
飛馬級快艇又早早退役,導致76mm砲在美國海軍心中沒留下什麼好印象。
飛馬級、派里級退役後,美國海軍把76mm砲庫存全給了海岸防衛隊,
改用另一家Bofors的57mm口徑艦砲作為中口徑艦砲,編號Mk-110。
https://i.imgur.com/vEDg4MQ.jpeg Mk-110
Mk-110的重量更輕(7.5噸)、射速更高(每分鐘220發),射程與OTO 76砲差距不大。
Mk-110也有搭配的3P多用途砲彈,打飛機、無人機、快艇都勝任愉快。
要對付現在新出現的威脅:無人機(含無人艇),76mm砲與57mm砲還是比127mm砲適合。
除了射速帶來的彈藥投射量差距,同樣發展多用途砲彈,127mm砲彈肯定比其他兩者貴。
西方又不流行類似蘇聯/俄羅斯戰車用的砲射飛彈,雖然有增程的127mm砲彈被研發出來,
但還是偏向陸攻用途,要用低射速的Mk-45防空依然力有未逮,
即使是另一款號稱高射速(每分鐘45發)的OTO 127mm砲也一樣。
https://i.imgur.com/8x1DcJA.jpeg OTO 127mm砲
OTO 127mm砲射速更高,但也更重(38噸)、更貴。
荷蘭七省級巡防艦買不起新OTO 127mm砲、跟加拿大買二手砲來用。
日本的金剛級與高波級裝備OTO 127mm砲,然而後續的護衛艦全部改用Mk-45。
英國停用自己的114mm口徑艦砲後,也選擇了Mk-45而不是帳面性能更佳的OTO 127mm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