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備件短缺,烏克蘭難以修復前線
受損的西方設備
由於複雜的後勤和許可要求阻礙了迅速
採取行動,在烏克蘭受損的西方武器面臨數月的
維修延誤。
據德國之聲報道,由於複雜的後勤和官僚障礙
,在烏克蘭戰鬥中受損或磨損的西方武器和裝備
的修復往往面臨長達數月的延誤。
截至2024年12月,由於俄羅斯持續的攻勢,
西方為烏克蘭提供的軍事裝備在戰場上遭受了
重大損害和破壞。
根據Oryx數據估計,俄羅斯軍隊至少損壞了
11輛豹2A4坦克、5輛德國豹2A6坦克、7輛
M1A1 SA艾布蘭坦克和32輛M113裝甲運兵車。
烏克蘭武裝部隊 Panzerhaubitze 2000 榴彈砲
師指揮官在採訪時讚揚了德國的火砲系統,
但指出戰場上的密集使用會導致問題頻繁出現。
常見問題包括軟體故障、控制零件過熱和火砲管
斷裂。
即使在現場條件下可以進行的維修(例如更換
炮管)也會因備件短缺而被推遲。
「時間範圍取決於零件的可用性,需要兩個月到
六個月,」他解釋。
歐洲國防公司正在加大火砲身管和備件的生產
,並正在烏克蘭建立合資企業,以維修和維護
捐贈的西方軍事裝備。
然而,官僚主義仍然是一個重大障礙。
據德國之聲報道,向烏克蘭運送替換零件需要
德國為每件物品提供出口許可證,這一過程通常
需要幾週到幾個月的時間。
德國一家國防公司的代表強調了德國總理蕭茨
最近提出的「軍事申根協定」的必要性。
該舉措將協調歐盟法規,為跨成員國運輸武器和
零件創建簡化且快速的審批流程,而無需單獨的
出口許可證。
「這應該是新任歐盟國防委員的首要任務。
烏克蘭加入這個『軍事申根協定』至關重要。」
此前,德國國防巨頭萊茵金屬公司執行長表示
,該公司正準備在烏克蘭開設第二家軍工廠,
並計劃總共建造四家工廠。
https://x.com/EuromaidanPress/status/1865077310275154009
挖賽~看看現在都幾點了
這一年前的問題
拖到現在還沒解決
烏軍可以撐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